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江苏射阳:永不落幕的农民画艺术

更新时间:2025-03-10 17:47  浏览量:8

2025年,被称为“非遗年”并非偶然,这是中国春节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也是全球首个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庆祝的春节,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进入新阶段。这一年,非遗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而是要真正走进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与温度。

成广东,男,汉族,自1985年开始学习农民画创作,四十年笔耕不辍,积极投身农民画传承、创新、带动工作。据悉,射阳农民画真正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吸收了剪纸、版画等艺术形式,风格浪漫,色彩明丽,构图饱满,被列为省级非遗。

1985年报纸刊登了王复军先生的画作,成广东被他的作品吸引萌生了拜师的想法,那个时代通讯多靠书信,信件寄出去后他很忐忑,惊喜的是师傅不仅给他回信,还非常支持他学习农民画创作,还说“人生短,艺术长”,使他备受鼓舞。

成广东介绍,农民画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民风民俗、老百姓生活场景进行创作,创作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传承民间美术的精髓,也要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农民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作品主题常常以丹顶鹤、丰收场景、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等元素,体现“多”“满”“善”“爱”的意境。农民画是需要时间积累才能完成的艺术作品,是文化瑰宝,其价值日益凸显,它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内涵,记录了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世界。

“未来的非遗之路如何走?这是我们每个传承人肩膀上的重担。队伍建设应当从娃娃抓起,先辈在这条创作路上不仅是‘探路人’,更是‘引路人’,应当为年轻一辈做好榜样!不忘过去才能开辟未来,唯有继承才能发展创新。”射阳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谈到农民画未来发展时说,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射阳农民画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不仅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严萍)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