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赞土地
更新时间:2025-04-29 10:16 浏览量:1
株洲民间艺术——赞土地
株洲和醴陵的农村都流行着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赞土地。醴陵的赞土地还被列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我下乡到株洲县砖桥公社,就见识过当地民间艺人表演的赞土地。
赞土地
株洲和醴陵的赞土地起源于明代,盛于清朝与民初,而在战乱时消失。赞土地应该是江西移民带入湖南的。远在元代,赣西地区就流行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牛带彩灯”,由两人表演,一人在前提着竹篾编扎的牛灯,一人在后扶犁,边歌边舞,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赞土地就是“牛带彩灯”中的一个段落。新中国成立后,赞土地被赋予新的面貌、新的内容,多歌颂新生事物、社会风尚、先进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赞土地被当成“封、资、修”的东西被禁。改革开放后,赞土地获得新生,不少老艺人复出,重操此艺,游走乡间。
“牛带彩灯”
名为赞土地,而表演时实为“土地赞”,即表演者扮演成土地神的模样,通过“唱、念、做”的表演,即兴表演,即兴夸赞,“撞谁赞谁”、“见事赞事”、“见人赞人”,整个表演赞不绝口。
赞土地一般多在年初时进行,这时人们正在迎接土地神,土地神的降临将给家家户户带来更好的祝愿,送来祥和吉瑞。
赞土地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完全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希望家和万事兴、祈望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同时,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不愿意听好话。当被赞者心花怒放时,赶忙掏钱打赏。
赞土地这种民间艺术,从艺者虽多不是文化很高的人,但必须口齿伶俐、思维敏捷。这门艺术都是靠师傅的言传身教,师傅将一些代代传下来的基本赞词授予徒弟以后,全凭徒弟自己锻炼敏锐的观察力,锻炼随机应变能力,逢人赞人,逢物赞物。
双人赞土地
抄录两段基本赞词:赞了一轮又一轮,特赞府上好家神,家神上面六个字:“天地国亲师位”尊。赞了一轮再一轮,燕子翻身赞财门,东边站起秦叔宝,西边站起尉迟恭,秦叔宝来尉迟恭,唐王封他们守财门,早晨开门金鸡叫,晚上关门凤凰民国,金鸡叫来凤凰鸣,凤凰带宝进财门……;行到贵府来,贵府立起上马台。上马台上七个字,文官一去武官回,文官比作包丞相,武官比作杨六郎。文不高来武不低,文武双双一崭齐。悬滚楼上吊风铃,状元榜眼探花郎。
赞土地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审美价值,它通过一种组织表演形式,鼓励人们的良好心态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美满的追求和创造。通过一年一度的走村串户的表演,也营造了乡村文化氛围,丰富了文化生活,增强了乡民的凝聚力,在不断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它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