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为桥,共绘文旅合作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4-29 19:39 浏览量:1
文 / 本刊记者 张莉
2025年,中国与泰国迎来建交50周年历史性时刻。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而文化交流始终是深化“中泰一家亲”情感的黄金纽带。由东盟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发起的“中泰音乐研学活动”应运而生,今年2月曼谷站的成功举办为跨国文化之旅揭开序幕,4月北京之行则以更宏大的格局,将艺术、历史与旅游深度融合,为中泰文旅合作注入新动能。
民间交流的“软实力”
2025年2月,第八届东盟国际艺术节曼谷站率先奏响中泰文化交流的乐章。来自中、泰、德、法等国的青少年音乐爱好者齐聚曼谷,以交响乐、传统乐器演奏、舞蹈工坊等形式展开跨文化对话。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筝、泰国孔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以“音乐无国界”的理念打破语言壁垒,为后续合作奠定基调。
通过青少年互动激发文化共鸣,培养未来的“友谊使者”。中泰学员共同编排的《友谊交响曲》,融合了中国二胡与泰国笙的独特音色,成为曼谷站的高光时刻。
艺术活动与曼谷大皇宫游览、湄南河夜游等旅游项目深度结合,吸引全球游客体验“艺术+旅游”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活动期间曼谷文旅消费同比增长23%,为东盟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例。
千年古都的文明对话
2025年4月,北京站活动如期启动,40余名泰国学员与多国青少年开启沉浸式文化研学之旅。活动以“历史、艺术、友谊、未来”为核心,设计三大主题音乐会,展现中泰文明交融的多元场景。
活动中,泰国学员们在国家大剧院用传统木琴(Ranad)即兴合奏,呈现“中西合璧”的艺术碰撞;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北京语言大学,中泰师生围绕“中泰文化交流”展开对话,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泰国学员们感受来自东方古国的璀璨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中泰青少年在八达岭长城上联袂演奏《万里长城永不倒》等经典曲目,“用音符连接古今,用琴键镌刻友谊”。
从艺术到文商旅教的可持续路径
北京站活动由著名国际青年钢琴家汪洋夫妇策划组织,其夫人是泰国音乐教育家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特聘教授Achima。作为中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汪洋夫妇多次为中泰重要外交活动演出,获得高度赞誉。2023年汪洋夫妇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国道路》,在中泰两国广为传唱。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汪洋夫妇先后联合国内团队组织了多次中泰文化交流活动,并将贯穿全年。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侨联提供的支持,并在“珠江钢琴之家”举办中泰经典音乐会,推动音乐产业与旅游经济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