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天雪地到四季如春,雕塑家王亚伟扎根腾冲的艺术之旅
更新时间:2025-04-29 20:55 浏览量:4
在腾冲,提起与这座城市完美融合的三大城市雕塑——“高黎贡山母亲”、“徐霞客”和“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恐怕无人不晓,可是,对于它们的设计者——王亚伟,却鲜有人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艺术家的生活,带大家一起了解他与腾冲的艺术之缘。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敲开了王亚伟老师位于腾冲世纪城一小区的家门,他们夫妇俩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他家的房子视野开阔,室内一边陈列着大量的美术设计类书籍,另一边陈列的是王亚伟老师的作品。我们围坐在落地窗前的茶桌旁,边喝茶边聊,阳光暖煦、微风轻拂,为这场访谈营造出悠然闲适的氛围。
王亚伟——国内知名雕塑家,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腾冲美术家协会特聘顾问。幼时,他母亲是美术领域很有名气的油画家,受母亲的熏陶,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他就踏上与艺术相伴的漫漫征途。早期,他在职业高中“幼师师范班”担任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沉淀对人物刻画和艺术表达的独特理解。1989年,作品《晨》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在黑龙江艺术圈激起层层涟漪,也让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步伐愈发坚定。1991年初,怀揣着对广阔天地的无限憧憬,王亚伟奔赴海南开启创业之旅,投身城市雕塑领域。在海南,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为他的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1996年,他来到保山,设计了蘭都饭店外立面和大型浮雕《哀劳归汉》。1998年,踏入腾冲,从此,彻底改写了他的艺术轨迹。
“我刚到腾冲,就被这里独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深深震撼,仿佛闯入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每一处细节都能点燃我创作的灵感火花。”王亚伟回忆初到腾冲的场景,一脸陶醉。腾冲丰富的民族文化、巍峨壮丽的山川、古老神秘的传说,都成为他雕塑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在腾冲灵感大发,自1998年4月起,他相继在腾冲完成了《高黎贡山母亲》《徐霞客》《浴女》《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雕》《胡焕庸》等作品。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和对腾冲文化有深刻理解的艺术家,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腾冲的地方特色,也表达了对腾冲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反映了他对腾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的理解与热爱。他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将腾冲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呈现给更多的人,大大提高了腾冲的知名度。
除了城市雕塑外,2018年,王亚伟与麦朵尔艺术俱乐部合作,开始币章创作,在此领域也成绩卓著。他创作的《单田芳》《齐白石》《最后的鲁迅》等作品,屡屡斩获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年度大奖及其他奖项。他还远渡重洋,在日本东京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fidem国际艺术纪念章联合大会展”上大放异彩。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创作工具和作品,王老师把他的作品拿出来让我们欣赏,并逐一向我们介绍每件作品的创作理念和传神之笔,每一件作品都让我们惊叹和敬佩不已。
“云南之旅让我收获了爱情,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创业,建立起了我的温馨小家!”王老师感慨道。他的妻子木永军女士是保山人,是他在保山工作时认识的,也是一名仰慕王老师的忠粉。2018年5月,他们把王亚伟老师的双亲接到腾冲共同生活,后来,两位老人逝世后也都葬在腾冲。他们一开始来到腾冲,是住在朋友为他们安排的别墅里。在腾冲生活了20多年,他们已深深爱上了腾冲。2022年,他们在世纪城买了房,决定留下来养老,不走了。现在,两个儿子都已在腾冲上学。“齐齐哈尔的冬天零下30多度都很正常,从亚伟冰天雪地的老家到四季温润的腾冲,我们很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天,感谢腾冲滋养了我的小家!”木女士动情地说。
王亚伟在腾冲的日子,是艺术与生活的美妙融合。腾冲,这座位于云南西部的历史文化重镇,最终成了他的心灵归所。展望未来,王亚伟目光坚定:“这里生活节奏舒缓,能让我静下心专注创作,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会继续深挖腾冲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展现这片土地魅力的作品。同时,我也想尝试更多新材料和表现形式,不断拓展雕塑艺术的边界,多出一些家居装饰和融入腾冲元素的伴手礼等方面的作品。”期待王老师以石为媒,再出更多佳作,为腾冲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张玉蓉 杨秦 徐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