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物馆大展 纪念黄宾虹诞辰160周年艺术展开启
更新时间:2025-04-30 12:17 浏览量:7
参书画内美 穷古今常理,值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之际,浙博以160余件珍贵展品邀观众领略“山川浑厚 草木华滋 水流花放”,追寻黄宾虹破茧化蝶的艺术探索轨迹。
4月29日,“天地人——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艺术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涵盖了黄宾虹的经典作品、珍贵画稿、手稿及其收藏古物等,共计160余件(组),在展现黄宾虹超绝拔俗的艺术才情的同时,更彰显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宽阔的人生阅历。在展厅中,观众可以追寻黄宾虹破茧化蝶的艺术探索轨迹,体悟他笔下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水流花放的生命力,了解他在诗词、书法、金石、美术史论、鉴赏等多方面的造诣和成就,仰望他对于自然人文的情怀和社会民族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走进黄宾虹的世界,追随大师脚步,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守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别署予向,一作滨虹,中年更号宾虹,后以号行。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
黄宾虹祖德酒,字孟辉,经商浙东。父定华,字定三,喜吟咏,工书画,长兰竹。黄宾虹幼时笃学好问,曾延宿儒馆于家,青少年时期往来于金华与歙县潭渡村,读书应试,于五经之外兼习诗词书画。又赴杭州、扬州、南京等地求学,拜师访友,见闻渐广。黄宾虹不仅酷嗜书画,还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佛道及金石文字之学,均深有造诣。
栖霞岭31号黄宾虹故居手绘图
黄宾虹有志经世之学,面对风雨飘摇的国事与民族忧患,他退耕于故乡歙县,兴修水利,兴办教育,投身于革命浪潮中。1907年,黄宾虹迁居上海,从事金石书画的研究、编辑出版工作。他又富收藏、好游历,传道授业,诲人不倦。1937年寓居北平,以古物为伴,韬晦自安。1948年,黄宾虹终得南归,栖居西子湖畔,每日看山读画,治学习艺,大器终成。
黄宾虹的艺术并非一蹴而就,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探索与尝试,渐修渐悟,厚积薄发。在悠悠岁月中,他三眠三起,履经变法,用笔墨融天地于一炉。他不断点染着、生发着、氤氲着,遗貌以取神,于熟处求生,参悟“真山水”的“内美”。天道酬勤,在坚持不懈的变革与自我超越中,黄宾虹破茧化蝶,终成一代巨匠。他的成功探索,也为中国山水画的转化、创新树立了的典范,后世无不仰其风流。
1919年 黄宾虹 松谷鸣泉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擅画山水。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宗。后来兼综并蓄,广收博采,学元人笔墨佳趣,学明人结构平稳,再学宋、元章法和唐人古意,画风逐渐苍厚清润。他晚年独出机杼地提出“道咸画学中兴”说,其画也愈发黑密厚重、意境幽深、浑厚华滋。他绘花鸟草虫,亦风致妍雅。书攻篆籀,兼擅行草,皆含刚健于婀娜,饱含金石之气。
筑基于笔,建勋于墨。黄宾虹以古玺印文字入书法,又以书法入画法,总结出独特的“五笔七墨”法。他的笔墨融洽且分明,郁茂又透彻,密致之中自兼旷达,真所谓“黑墨团中天地宽”。他将“内美”藏于笔墨、理法中,笔酣墨饱,气韵自出。这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蕴含着和谐的韵律与自由的心境。
1952年 黄宾虹山水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喜游历,走览粤、桂、蜀、闽、燕、赵诸名山胜迹,乘兴搜奇,写图作记,得诗草与画稿不下万纸。一湾云壑一勾留,他多以钩古画法描绘丘壑,待游览归来后依据简稿与记忆展开创作。他以真山水为范本,写云烟雾霭、天地真气,捕捉“雨淋墙头月移壁”的绝美。那些浓淡不同的墨色,或干裂秋风,或润含春雨,皆化作笔下“阴晴众壑殊”的诗意。
黄宾虹的纪游画作不是单纯的对自然景观的模仿、写实与再现。他重在图绘自然性灵,借物寄情、咏怀,传内涵之神。他不求形似,而形自具。观者近视之,常常不明其所画为何物,只见笔墨矫健,姿趣纵横;远观之,则山峦起伏,林木蓊郁,层次井然,万象毕现。只觉青翠与遥天相接,水光与云气交辉,杳然深远,无所抵止。他整合了时空、主次、阴阳、黑白、晦明、虚实、繁简、点线、枯湿浓淡等关系,在对立统一中重塑画语,走向归一化境。
黄宾虹 萱花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不仅是杰出的山水画家,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学研究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他学养渊博,在绘画理论、技法、画家史料、金石文字等方面著述宏富,造诣尤深。其专门论述与编纂书报超三十种,数千篇长短文字逾五百万言。
治学如筑塔,层层累积,方能登高望远。黄宾虹富收藏,不断从古物中汲取养分,拓宽视野,融会贯通,形成独到的见识与深刻的洞察力。他性嗜奇石,蓄古印千余纽,成集古印谱不下二十种,更集六国文字之未著录者可以千计。其所藏古书画亦颇丰,涉猎之广,可谓博雅。这份厚重积累,滋养着他心灵的土壤,让艺术之树茁壮成长。
黄宾虹藏《贾至画马图页》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心中的华夏山水层峦叠嶂、浑厚华滋、磅礴自在、千变万化,他将此延伸为大国气象,放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精神象征。他借物写心,为天地立心。
黄宾虹有画家的功夫、文人的情怀,而又有所超脱。不论是早年致力科举、投身革命,还是中年转向以学术和艺术力量唤起民众参与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黄宾虹的传道受业、保国粹、扬国光,皆是其“士志于道”理念的践行。他坚守艺术救国的文化使命,号召艺术家做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家国有担当精神的“士大夫”。
黄宾虹 山色浑融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黄宾虹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革新派,更不走改良、折衷、融合之路。他重申民族自信,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内在寻找突破动力,不断挖掘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拓宽文明的边界与视野。他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放眼世界艺术格局,以独立又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提炼中西共通的理法与神趣,将纯中国化、东方化的人文思想、美学旨趣介绍给世界。
黄宾虹 论天地人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