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所双非院校有望新入选双一流,江苏是大赢家?
更新时间:2025-03-10 23:29 浏览量:11
教育部重磅政策:59所双非院校有望入选双一流扩容名单,明年高考分数线将 ……
当"双一流"扩容的消息在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时,整个高等教育界为之震动。这个被誉为"重塑高等教育版图"的重大决策,不仅关乎59所双非院校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未来高考生的选择。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12月13日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明确强调要"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这一表态为"双一流"扩容吹响了冲锋号。各省市纷纷出台支持政策,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大幕正式拉开。
政策的转向并非偶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多位教育专家指出,扩大优质高等教育供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
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令人惊叹。在医学界权威排行榜中,该校位列第五,超越了包括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在内的多所双一流医科大学。更令人瞩目的是,首医拥有7个ESI全球前1%学科,其中临床医学更是跻身全球前1‰,位居全国第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崛起堪称现象级。这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合并组建的新型高校,短短五年就建成了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依托社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该校在人文社科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
深圳大学的表现同样亮眼。作为特区的标志性高校,深大近年来凭借充足的办学资金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其高考录取分数已超过半数双一流高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
据传江苏省共有五校有机会入选,包括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这三所“双非”大学,均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重点支持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高校。
此前,甄选名校就对其分析,根据“三大一基”、学科评估定生死的双一流“硬性指标”进行拆解,即国家级科研平台(侧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三大奖”、一级学科博士点等。 其中,有着“化工领域霸主”之称的南京工业大学,目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牵头建设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近5届“国家三大奖”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确实最有希望入选。
至于江苏大学、扬州大学两校,是“工科黑马”、“农学老炮”,虽然一个农业工程学科获评A、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A-,一个兽医学学科获评A,同时在近5届“国家三大奖”中,也取得了不菲成绩,但如今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失败,成了“双一流”高校建设的一大阻碍。
新增两所“实力派”大学
根据这张网传的第三轮“双一流”拟评高校名单,除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大众普遍知晓的南工大、江大、扬大,另外还有两所江苏高校荣膺上榜,这就是陆军工程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
陆军工程大学是一所军校,该校曾由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在电子对抗、网络攻防、无人作战、大数据等领域颇有实力。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在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校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确实也是“双一流”高校的有力竞争者。
还有一所则是南京艺术学院,该院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百年高等艺术学府,如今在艺术领域享有盛誉,更成为“八大艺术学院”之首。多年来,南艺扎根艺术领域,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获评A+,设计学获评A,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获评A-,虽然学科实力很强,也有很多成功,但人文社科类,特别还是艺术类院校入选“双一流”大学,相较于理工科院校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