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连派评书艺术》勾勒北京评书百年风云

更新时间:2025-05-04 22:13  浏览量:6

“折扇如枪似棒,醒木拍打心房。毛巾如同纸一张,往来书信军令状。”

五一长假,来自全国的游客和北京市民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千年古都邂逅书香之城。走进王府井大街附近的商务印书馆,一册名为《连派评书艺术》的图书引人注目。封面上,一位白发苍苍的女先生精神矍铄,令人隔着纸面也能感受到北京评书独特的魅力。

前不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连派评书”唯一继承人连丽如的新书《连派评书艺术》首发分享会在首都知识界、文艺界、图书出版界专家学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标志着连派评书唯一现场教学和录像传承的面世。

“评书作为中国传统口头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永刚表示,此次出版的《连派评书艺术》,既是对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贡献。

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对连丽如、贾建国两位艺术家为传承评书艺术倾囊相授、无私奉献的精神予以高度评价。顾青表示,新书的面世为传统曲艺的典藏增添了重要一册,希望通过这本著作让北京评书、连派评书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连派评书”的开创者,是连丽如的父亲,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经过百年风云激荡,由连阔如创立的“连派评书”已成为北京评书的代名词。

连丽如介绍,连派评书在内容上突出“评书”的“评”字,常把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人物的后世评价融入到讲书之中,为听众呈现出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在语言艺术上,“连派评书”善用“贯口”,其演播者无不口齿清晰,语调抑扬,收放自如。连派评书也是世界认识中国文化、北京文化的一扇窗口,早年间连丽如就曾远赴异国他乡将中国评书带到海外,是最早“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的说书人。

《连派评书艺术》一书是对连丽如在2023年共15讲评书课的收录整理。在15堂课上,八十有余的连丽如结合自身丰富评书表演经历,以连派评书擅长的《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著名长篇评书及选段的说功、做功、打功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北京评书与连派评书艺术的历史发展与风格特色。

口语化风格与妙趣横生的演绎发挥,是连派评书的一大特色。为了让弟子们深谙其道,连丽如的点评也如评书般精彩——“你这眼神的定位,别舍不得摆!”“‘啪’地一撒手,不是简单地一撒手,你这样就没那寸劲了!”

面对古老的评书艺术在数字化时代传承发展的深刻问题,连丽如和众弟子选择始终与时代同步。

“我学说评书的时候,北京还有十几座书馆。现在几乎没有书馆,坚持在宣南书馆说书的只有王玥波和梁彦。”连丽如坦言,《连派评书艺术》出版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走近“连派评书”,传承评书艺术,让书馆艺术中的“中国故事”在新时代散发魅力。

坚持以创新发展的态度传承北京评书,连丽如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传人。

“我从不要求学生模仿我。徒弟们把自己的特长展现出来,把书说好了,能够传承北京评书艺术,那才算对了。”在连丽如看来,只有存古纳今、与时俱进,才能将书馆艺术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北京评书的传承探索出一条道路来。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曲艺工作者应始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连丽如字句铿锵。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