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荷塘清趣》
更新时间:2025-05-07 10:13 浏览量:4
王步大师作
王步:男,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美术家。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市人。其父名秀青,系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秀青花画手。在父亲的熏陶下,王步从小喜爱绘画,9岁时在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1912年出师。
因工场倒闭,流浪街头,靠画鸟食罐为生。后受聘于陶瓷名家吴霭生制作仿古瓷,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病逝后,他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创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此藏品为郑女士收藏)
画面的青花绘制工艺十分精湛,色彩丰富、细腻,表现出花卉、鸟类及自然背景的生动形态。在构图上,王步巧妙地将花鸟与瓷板本身的纹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王步晚年十分讲究青料与瓷釉的色泽,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制,一般来说,青中微带蓝黑,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他的青花瓷忌用纯白釉,而常用一种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子,他认为这种釉比纯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与青花结合有温厚的效果而无浮滑之感。除此之外,他选用与青花相斗的釉下彩料时,也不用铬绿、锰红,而喜欢选用釉里红与龙泉青釉及淡紫金釉。由于使用这些材料绘制,他的作品常常获得浑厚的艺术效果。
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下彩瓷,它成熟于元朝,发展于明、清,是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品,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晚清开始,由于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加之粉彩瓷的冲击等诸多因素,青花瓷曾一度凌夷,几乎凋败。二十世纪初、中期,有一位青花艺人以执着的精神,数十年致力于青花艺术创新,使古老的青花瓷重新焕发出青春,他就是被人们尊称为“青花大王”的王步。
从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来看,王步、这幅青花瓷板画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意蕴。王步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界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充分展现了粉彩工艺的精髓,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巅峰成就。这件作品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艺术鉴赏方面,该画品展示了王步高超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中的花鸟形象栩栩如生,富有生动的气息。青花工艺的运用,使得画面色彩层次丰富、过渡自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技巧方面,王步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巧妙组合,将自然元素与艺术表现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效果。
对于收藏家来说,这件王步、青花瓷板画无疑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除了其艺术价值外,该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稀有性也是收藏家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件青花工艺的代表作,它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不断攀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对于喜欢中国陶瓷艺术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收藏和研究的艺术品。
总之,王步、青花瓷板画是一件充满魅力的古玩艺术品。其精美的粉彩工艺、生动的花鸟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件备受推崇的艺术珍品。对于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收藏和欣赏的宝贵文物,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一种独特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