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家频道·推荐艺术家——杨参天
更新时间:2025-05-09 21:29 浏览量:6
杨参天简介
1979年生,甘肃张掖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油画本科毕业,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18年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文艺培训项目(中级)四川巴中美术培训班结业,2021年成都市文联中青年美术骨干培训班(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结业,2021年成都市文联—文艺助力东部新区签约艺术家,2022年北京画院白羽平油画研修班结业,2023年北京画院白羽平油画研修班毕业,2025年同道画会-白羽平油画研修班在研。
现为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双师双能型教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教育厅-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四川省教育厅指定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已具备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书画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油画学会会员、甘肃省油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郫都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温江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设计师学会会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郫都区东方童民族艺术学校副校长兼美术名师班负责人。
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展,其中入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省级展览29次,获奖5次。入选成都市文联及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市级展览20余次,获奖6次。发表独撰学术论文27篇(其中双核心A刊、北大核心、CSSCI核心、艺术类核心《美术》1篇(2019年第11期)、北大核心、艺术类核心7篇。主编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素描》教材一部(河海大学出版社);28万字个人专著1部:《画谈随笔—油画艺术创作与色彩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5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绘画技法研究”立项结题;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课题“四川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专业提升与长效发展研究”JSZY202505项目主持人,立项在研;成都师范学院学科竞赛立项主持人(2009年-2019年);指导学生获“学院奖”33项;2013年、2016年、2019年获“学院奖”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并颁发证书。
代表性省级及以上展览:
1.油画作品《都市变迁•冬至•19:46分•成都温江大湾》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二届“天府桃源”美术作品,优秀奖(最高奖),(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2024-11-18)
2.油画作品《极乐•成都温江澄园的川戏》入选“艺绘川剧”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9-16)
3.油画作品《茂县羌城•推杆忙》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翰墨中国梦·共画同心圆”第三届巴蜀文化艺术展书画作品展,获三等奖(主办: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2024-9-12)
4.油画作品《傍晚冬至的成都温江大湾》入选中国农工民主党“大匠之路”—第6届农工党四川省诗书画院届展(主办: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四川省诗书画院)(2024-8-22)
5.油画作品《茂县羌城•旅游热》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系统干部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优秀奖(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7-1)
6.油画作品《坪头羌寨•喜事忙》获第二届巴蜀文化艺术展,二等奖(主办: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2023-11-16)
7.油画作品《坪头羌寨•喜事忙》入选第9届四川省美术教师双年展(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2023-09-14)
8.油画:1《黑虎羌寨•白头绣娘》、2《坪头羌寨•吾勒泽泽》 入选北京画院白羽平油画工作室大同美术作品展(主办: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大同美术馆)(2023-08-12)
9.油画《茂县羌城•绣花忙》入选"大美边疆"第5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2023-04-1)(3分)
10.油画作品《山西长治黎城县西井镇彭庄写生》入选2022年江苏省美术写生作品展(主办: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扬州市文联)(2023-03-1)
11.油画作品《倦》入选“大匠之路”第5届农工党四川省诗书画院届展(主办: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四川省诗书画院)(2022-12-13)
12.油画作品《共享时代· 扫码出行》获四川省首届公共空间视觉艺术展优秀奖(最高奖)(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0-5)
13.油画作品《共享时代 绿黄特异》、油画作品《19:46成都温江大湾》入选2022年甘肃省油画学会首届会员美术作品展(主办:甘肃省油画学会、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08-15)
14.2021年油画作品《淀》入选 首届 “川流不息”四川油画展 (主办:四川省油画学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达州市人民政府)(2021-10-23)
15.2021年油画作品《古龙沟写生》入选 第一届海峡两岸师生原创艺术作品展 (主办: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1-10-20)
16.2021年油画作品《淀》获首届“大美四川”美术作品展,佳作奖(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11-12)
17.2020年油画作品《爱》入选“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四川美术家在行动,抗疫美术作品展”(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18.2018年油画作品《时间中的我》入选“理想之光-第八届四川省美术教师作品双年展”(颁发单位:四川省美术家协会)(2018--8-10)
19.2017年油画作品《90后网吧系列》入选第6届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2017-12)
20.2017年油画作品《钢铁尖刀》入选“向钢铁长城致敬”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主办: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国西部战区宣传局、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美术馆)(2017-8)
21.2015年油画作品《师生情》入选第5届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2015-12)
22.2009年油画作品《师生情》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主办: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2009-7)
(注:展览较多,不一一列举)
代表性独撰论文发表:
1.独撰论文:《浅议油画的光色表现》,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11年第9期
2.独撰论文:《简说古典、印象、现代时期油画用色的发展概况》,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11年第10期
3.独撰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研究初探-以成都师范学院传媒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13年第8期
4.独撰论文:《四川美术联考生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13年第9期
5.独撰论文:《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对策研究》,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设计》2016年第6期
6.独撰论文:《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因缘与离合》,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设计》2016年第8期
7.独撰论文:《张国忠:东方写意绘画的探索者》,A2类核心,双核心: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CSSCI数据来源核心期刊,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2019年第11期
8.独撰论文:《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问题研究》,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设计》2020年第1期
9.独撰论文:《油画风景写生中的笔触表达》,省级期刊,《艺术品鉴》2020年第4期
10.独撰论文:《从古蜀"射鱼纹"鱼鸟图案鸟瞰鱼凫文化的历史渊源》,省级期刊,《天工》2022年第2期
11.独撰论文:《借木寄情 文化自觉—李先海木雕艺术特征研究》,省级期刊,《大观》2022年第6期
12..独撰论文:《从"物像"到"心像"的图式转变---我的艺术研究创作探索》,省级期刊,《现代艺术》2022年第10期
代表性作品发表:
1.油画作品《师生情》发表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CSSCI源刊、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观察》 2017年第2期,总第258期
2.油画作品《坪头羌寨•喜事忙》、《茂县羌城•推选忙》、《茂县羌城•绣花忙》、《茂县羌城•推杆忙》、四幅作品,发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油画》 2023年第4期
代表性专著出版:
独著:
28万字《画谈随笔—油画艺术创作与色彩研究》,国家A类出版社,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文库推荐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
发明专利:
1.《一种塑作类美术作品工作转台》,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杨参天 专利号:2024112831480
实用新型专利:
1.2018年《一种新型绘画颜料盒》,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杨参天 专利号:ZL 2018 2 0343760.6
2.2020年《一种新型美术工具箱》,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专利号:ZL 2019 2 0645870.2.
3.2020年《一种临摹美术用透写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专利号:ZL 2019 2 0627893.0
4.2020年《一种新型油画画架》,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专利号:ZL 2019 2 0628626.5
5.2020年《一种画笔清洗装置》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专利号:ZL 2019 2 0627898.3
代表性教材出版:
1.主编:《素描》(20万字)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版
2.主编:《三大构成设计》(55万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6月版
代表性科研立项:
1.四川省教育厅自筹经费青年项目《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绘画技法研究》(ZDQ2011-16),已结题(2013.06结题)
2.成都师范学院2009-2019年大学生学科竞赛立项,第一主持人
3.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课题《四川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专业提升与长效发展研究》JSZY202505 项目主持人,立项在研
源于生活感悟的语言构建—走进我的城市和羌藏题材油画创作
文丨 杨参天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想将生活感悟用艺术表达的纯粹自然,实为艰难,因为我知道生活感悟下的“物像”之美并不能自动生成艺术之美,其转化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艺术加工、内心情感与格调形式的体悟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唯有基于生活体悟下的才是真悟,唯有真悟才能切入真实世界,才能摆脱妄念,还归于本,明心见性,以观自在的“本来面目”去参悟本质世界并与之相融,才能达到借假修真的艺术修行目的。
回想过往,我在苦乐参半的学艺之路上走过了太多的艰辛和失落,无奈和彷徨,越来越感到艺术的深邃博大和个人的无知渺小。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突破原有认知,以写生做为长期功课,在生活上敏锐感悟,逐渐呈现出这一阶段的视觉画面。其创作主要源自于对自然、社会、地域、民族、人文的关注和感动,只有打动了我的,并且是亲眼所见才能入选我的绘画题材库存。近些年在写生和创作上不断实践学习,累计作品超四百件,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在认知层次、绘画性、艺术感染力、人文精神、形式感、语言纯度、意象与抽象、地域性、表达纬度等方面我仍旧在探索和学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与失败,我逐步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和创作方向,从生活感悟中去运用解构重组的形式语言来展开自己的艺术实践。
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强调,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对生活中视觉经验的敏锐捕捉与提炼。我生活和学习都在城市中,所以生活的感触,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都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创作触动。这个系列的城市风景,不是简单的景观描摹,而是都市生活的深度洞察后对现代生活节奏以及城市变迁过程中主客观因素的视觉心理记录。在城市题材作品中,高楼大厦被解构为不规则的矩形和线条,通过视触觉肌理和复合色彩的相互对比与层次叠加,在构成关系上注重视觉画眼和黄金分割,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效果,使城市景观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游走,传达出城市生活的复杂与多元,其目的是唤起观者对熟悉生活场景的情感共鸣。例如,《都市变迁・冬至-19:46分・成都温江大湾》创作于2019年12月底,描绘的是成都温江区柳浪湾小吃集中摊位点对面的城市风景,冬至傍晚的冷灰色调和扑朔迷离的城市楼群形成一种现实而又迷离的情绪风景,在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迷幻,具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构成与分布,情绪与共鸣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研究思考,并将这种主客观情绪通过画笔进行了恰当的表现。
由于热爱川西自然景观,尤其是川西羌藏文化,我和夫人常驾车行走于318国道,多来往于甘孜、阿坝、北川、茂县、色达、丹巴等地,源于体验的民族艺术不断启发着我,我不能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所以自2018年开始,我逐渐由人物创作转向城市风景和羌藏题材。《共享记忆·绿黄特异》、《都市变迁・冬至-19:46分・成都温江大湾》、《时代娇子·天府机场》、《丹巴藏寨·夜宴归乡》、《黑虎羌寨·白头绣娘》、《茂县羌城·绣花忙》、《坪头羌寨 ·喜事忙》等作品相继产生,这些作品更趋向于在现实的感悟后加以想象的基础上的心理情绪传达。这些作品看似可能有图片参照,但其实都是个人的主观臆造和加工成像。这部分作品构图主观新奇但不怪异,技法刀笔结合却不炫技,色彩沉稳朴实但不沉闷,空间平面处理而不失真,具象抽象并存而不混乱,传达出浓烈的民族意味和家园乡情。这类作品基本与写实相对,摆脱了形色的描摹束缚,不再受制于艺术形象外在的逼真性,在似与不似之间游走,刻意主观强化其内在的精神实质与人文关怀。在绘画技法上刀笔结合,层层叠加,自发地选择了“熟后生”,既不炫技还要寻拙,做到让人感觉平易近人又很内敛,这些内容和形式的显像呈现,都是认知选择和“心像”潜意识的契合。例如作品《丹巴藏寨·夜宴归乡》,创作来源于2020年冬赴丹巴嘉绒藏寨的亲身体验,可是这个藏寨并非画面这样,通过所见之物的感触和自我解构重组来完成画面,表达一种对即逝家园乡情的留恋和向往。这一阶段的作品,对现实感知物象的深切感受和个人主观审美的表达是创作主线,个人表达与观者感知的纤线是这一阶段作品成立的思考要素。这些作品多通过画面构成感和视觉流程使组合的人物都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展现出他们的社会性。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提到:“绘画的原则在于研究绘画的表现手段以及确定在本质上正和绘画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协调一致的那种内容,只有这种形式才适合这种内容。”所以我采用了这种形式来表达这些内容。我在发掘生活形象承载的审美向度中提炼个人主观经验。从原来看重表达对象的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彩等转变为弱化物像形体结构,削弱色彩关系,淡化透视逻辑,减弱视觉疲劳,平面处理整体效果、构成分配画面布局,黄金分割视觉画眼,搭配娇小人物点金之笔,诠释歌颂人民之美。就如德裔美籍美术和知觉心理学家阿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提到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的陈述,他们就会将上述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每种视觉式样,不管他们是一幅画、一座建筑、一种装饰或一把椅子,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他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我一方面仰望着艺术大师们创造的人文高度,一方面鄙视着自己低劣的艺术水准,所以我在认知和表达上不断努力学习和作品呈现。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使油画这个西方泊来艺术媒介在中国当下时代获得中国文化的审美穿越,做到其文化重建和民族艺术的回归复兴,更应赋予中国油画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也将是我在未来创作中持续追求的重要目标。
2025年5月
部分城市风景系列油画创作和写生
《都市变迁・冬至-19:46分・成都温江大湾》 130cm×10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共享记忆·绿黄特异》 110cm×90cm 布面油画 2021年
《共享时代·扫码出行》 150cm×8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时代娇子·天府机场 》 180×70cm 布面油画 2021年
《成都温江澄园写生4》 130cm×8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成都大邑刘文彩庄园写生6》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山西长治黎城县彭庄写生4》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山西长治黎城县西井镇写生8》 120cm×9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巴中恩阳古镇写生》60cm×5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成都温江澄园写生1》120cm×7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成都温江澄园写生9》70cm×6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山青蝈蝈儿写生》 30cm×4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四川宜宾珙县洛表镇僰人悬棺写生》 30cm×20cm 布面油画 2025年
部分羌藏题材系列油画创作和写生
《丹巴藏寨·夜宴归乡》 120cm×70cm 布面油画 2021年
《黑虎羌寨·白头绣娘》 160cm×110cm 布面油画 2021年
《赋能振兴·记四川阿坝色尔古藏寨》 100cm×77cm 水粉画 2025年
《茂县羌城·祭祀忙》 15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茂县羌寨·绣花忙》 160cm×110cm 布面油画 2022年
《茂县羌城·推竿忙》 15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坪头羌寨·喜事忙》 180cm×135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茂县羌城 · 推选忙》 200cm×15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茂县羌城·议事忙》 140cm×12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诸相非相 ·燃姑寺的修行路上》 200cm×15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木卡羌寨·回家》 120cm×10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坪头羌寨·吾勒泽泽》 12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沃日土司·苹果熟了》 120cm×90cm 布面油画 2021年
《茂县羌城 ·羌族人家》 160cm×11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茂县羌城·旅游旺》 160cm×110cm 布面油画 2022年
《四川新都桥藏传佛学院路边写生》 60cm×50cm 布面油画2018年
《四川汶川方向萝卜羌寨写生》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