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觉醒,思想升华,人格独立,这是成长为艺术家的条件和过程
更新时间:2025-05-13 10:20 浏览量:2
文/冯海涛 画作/杜艳
哲学家叔本华有这么一段话:“我曾经愚蠢的以为歌唱的好、球打得好、字写得好就是才华。后来我才意识到,真正的才华并不止于技艺的精湛,而在于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人格的独立。世俗的赞誉不过是短暂的喧嚣。真正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他对世界的认知深度,是他能否摆脱盲目的随波逐流,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艺术,技术,很多人把两者混为一谈,认为技术就是艺术。唱歌的强调各个声调的标准性,演戏的强调表情的、动作、神态的标准性,画画的强调各种的技术性行为。使得各个艺术门类都成为了毫无感情的形式化。演艺界、音乐界我不熟悉,不好去详细的评价。但是书画领域,我从业了几十年,也看过无数的书画作品。里面有传承经典,有近现代、当代的各个阶段的书画家作品。在里面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当代的书画家基本上都是炫技的。而清中期以前技术只是艺术的辅助,是为了更好的呈现艺术的形态的意境。
清末、民国和建国初期,技术为艺术的苗头就开始显现和开始被书画界默认。只不过这段时间的书画家不自知,自己把技术当作了艺术,只是认为自己是在改良、改革书画(特指中国画)。到了九十年代左右,技术为艺术的认知,基本上在艺术院校里就蔓延开来,这也是导致我们现在的书画市场中为什么都是一些技术作品的主要原因。时到今日,参加国展入美协,和各个美院的近亲繁殖,使得学院里和民间的书者、画者基本都在追逐技术(2000年左右,民间还是有一些坚持艺术不是技术的书画家的)。物极则反!可以说,当下的书画环境是艺术意境无法再去技术化了,到了开始清醒的时刻。所以,我们的收藏家,应该多去关注近十年来的书画作品,规避那些炫技之作,关注叔本华先生讲的“灵魂觉醒,思想升华,人格独立”的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