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全球朋友圈成立!南海狮山打造环两江三生融合典范
更新时间:2025-03-08 02:36 浏览量:8
3月7日,狮山镇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现场发布艺术墟总体规划,五家共建单位顺利签约,“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全球朋友圈正式成立,狮山艺企谈跨界对话精彩上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凭借北江水道、广三铁路的双重运输优势,小塘墟曾是交通、文旅和产业繁荣集聚地,金沙滩更是老一辈的集体回忆。
狮山拥有北江16.5公里沿线,历史人文禀赋优越,在落实市委“环两江”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理优势。为抢抓环两江建设发展机遇,狮山紧扣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以“以江为带、文旅先行、产城共建”为总体思路,启动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建设。艺术墟将依托北江狮山段沿线资源,通过活化旧水厂、广三铁路遗址等工业遗存,引入国际艺术资源,拟打造成集艺术创作、文旅体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国际级艺术综合体。
狮山作为传统的工业大镇、拥有百万人口的千亿大镇,更加应该要通过人文引领、科技驱动,双轮驱动来带动全镇专业型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加快打造成为佛山战新产业中心、佛北城市中心。小塘国际艺术墟不仅是狮山从“产业重镇”向“人文新城”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更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推动全域协调共进的重要抓手。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会上致辞
“狮山小塘历史悠久,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狮山镇党委副书记关艳娟表示,相传500多年前海瑞来到此地发现非常繁华,有盛唐气象,遂称其 “小唐”。当地龙塘社区和牌坊仍有 “唐” 字留存。小塘曾是铁路交通要地,如今,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新契机下,狮山提出将小塘打造成国际艺术墟,以北江16.5公里沿线为轴,通过规划先行,注入人文气息,发展人文经济。小塘工业基础雄厚,将通过城市更新、文旅项目推动片区发展。
狮山镇委副书记关艳娟致辞
现场,西樵山书院执行院长殷秩松发布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总体规划,国际艺术家、艺术墟艺术总监向阳介绍项目策展理念。按照计划,艺术墟将以核心空间再造、人文艺术再育、产业功能再生为发展策略,通过艺术在地创生盘活老旧物业,发起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打造艺术空间,通过青年主理人引育非标业态,并将社区营造、柔性治理、“艺企同行”模式等核心理念贯穿全程,最终将小塘国际艺术墟打造成为艺术与创意交织、新与旧共鸣的精品项目。佛山市狮舞岭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西樵山书院、可抵达的彼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五家单位现场签署共建协议,未来将围绕艺术墟建设开展艺术IP开发、旧厂改造、数字文旅等多个合作。
在狮山艺企谈环节,设计师、艺术家、投资企业、社区代表等嘉宾召开跨界对话,探讨“小塘新生力”无限可能;“狮山镇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全球朋友圈正式成立,并热切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跨界创作孵化器、主理人业态加入,共同为小塘国际艺术墟赋能,合力打造“艺术赋能乡村”的全球典范。小塘国际艺术墟“时光游驿”邮筒同步启用,与会嘉宾将写有艺术愿景的祝福信笺投入筒中,对小塘国际艺术墟建设表达美好祝愿。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肯定了狮山的积极探索。他表示,此次“墟游记”品牌活动在狮山落地,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项目以核心空间再造、人文艺术再育、产业功能再生为策略,打造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区,将有力助推狮山产业升级、城市升级。可以预见,一个以滨江生态、村落、铁路遗产为基底的创艺共生滨江带将焕新而来。接下来,希望狮山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聚焦文化价值引领,持续推动小塘国际艺术墟提质扩容,创造更高品质、更加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墟游记”品牌内涵。聚焦产业集聚向新,开展更多“科技+制造”“文化+制造”“艺术+制造”的创新实践,将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打造成为三生融合典范。聚焦机制创新探索,借助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东风,一体推进“水上南海”建设,创新投融资、土地利用、人才引育等机制,以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为范本探索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星云
通讯员:何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