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从龙坞茶山到巴塞罗那,一盏斗笠灯照亮艺术乡建之路

更新时间:2025-05-14 19:17  浏览量:2

近日,由艺术家刘卿、陈子汗、徐捷团队创作的公共艺术家具作品《笠映》,在“春无界——中西艺术家当代艺术联展”中荣获“卓越荣誉奖”。该奖项不仅表彰了创作团队在巴塞罗那当代绘画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也让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的艺术乡建实践成果站上了国际舞台。一盏斗笠灯,如何完成一次美学的出海?

一盏灯的诞生:从茶农斗笠到艺术语言

“虽然外国人一眼就能读懂斗笠的东方意象,但更打动他们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刘卿拿起印着“笠映”二字的图册对记者介绍,这是团队用素描纸打印、一针一线装订的设计图册,在巴塞罗那展览时被欧洲艺术家争相传阅。

《笠映》的创作灵感,始于一次对话。2024年初,长埭村支书李卫东看着村里的路灯,提出了一个想法:“路灯总是千篇一律,能不能做出长埭村的特色?”

彼时的长埭村,正经历从“塑形”到“塑境”的蜕变:秀美风光引来众多艺术创作者来此定居创业,并形成了“环村艺术链”,唯独基础设施缺了艺术氛围。

如何将艺术与地方特色共同融入路灯造型?在朋友的引荐下,李卫东找到了刘卿、陈子汗团队。通过在茶田中走访调研,设计团队将目光聚焦到了茶农采茶时戴的斗笠。

“斗笠是茶农的‘第二张脸’,遮阳挡雨,也承载着土地的温度。”为打造出兼具现代感与乡土性的灯盖,刘卿、陈子汗团队将斗笠的竹编纹路解构成几何线条,丰富了路灯的整体架构。

“斗笠灯”作为公共艺术家具在长埭村试点铺设后,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欢迎,大家还自发开展了第二期路灯改造工程。每当夜幕降临,新增的斗笠灯便悉数亮起,整条村道宛如一条跃动的光带,串联起茶农的家与茶山,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一场空间的革命:路灯如何变身“乡村剧场”

艺术激活的不只是乡村公共空间,更是乡村的运营思维。斗笠灯铺开后,李卫东联系设计团队提出了新想法:“我们村茶山脚下有片很漂亮的花海,能不能借助斗笠灯把这片空地打造成‘乡村剧场’?”

花海作舞台,茶山变幕布。设计团队将16盏形态各异的斗笠型路灯组合成作品《笠映》,体现茶农一天中的身姿变化:初醒感受第一缕阳光,而后躬身劳作采摘茶叶,时而垂头闲憩享受自然,直到夕照时分背篓归家。当高低错落的灯组成为花海中灵动的“舞者”,这片空间也化作了水墨丹青中的一抹动态涟漪。

“公共艺术家具不仅是功能载体,更是会说话的文化符号。”陈子汗说。

“《笠映》此次在巴塞罗那的出海只是个开始。”刘卿表示,后续巴塞罗那艺术联盟还将率团赴龙坞进行驻地创作,以西班牙艺术家的视角描绘茶山风貌和人文风情。

“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推进‘乡村剧场’的打造,村民们可在此举办市集活动,附近浙江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来进行露天演出。”李卫东说。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