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 | 以材质为镜,解密中国艺术的基因
更新时间:2025-05-15 08:49 浏览量:1
让书香与您常伴
中国材质艺术丛书
巫鸿 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春,由美术史家巫鸿教授主持、编著的“中国材质艺术”系列丛书首次面世。巫鸿教授指出,“材质”不仅是艺术品的物质基础,也是艺术内涵和精神表达的重要媒介。该系列丛书深入探讨了中国艺术中各种材质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技术演变以及感官体验等多个维度,旨在揭示材质在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中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与深远价值。
“中国材质艺术”系列丛书不仅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公众理解和欣赏中国艺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现已出版《艺术与物性》《礼仪与奉献》《材料与谱系》《时间与温度》四种,启发人们超越表面的图像和形式,深入探索艺术品背后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中国艺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希望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能够把目光和心思放在构成艺术品与其他作品的真实材料上,通过发掘它们的属性和应用,讲述它们所隐含的有关中国文化和艺术创造的真实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本系列推出的“材质”概念,对美术史研究的意义可说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
—— 巫鸿
继续前三辑的惯例,第四辑《时间与温度》也涵盖了从古到今的广阔幅度,一方面不断增加讨论的材料种类,一方面引入更多的研究角度和观念。本书涵盖从古到今的广阔幅度,在增加材料种类的同时,引入更多的研究角度和观念。内容包含了有包浆的古物、绘有图像的“长幡”、漆器、树木的“瘿”,还有当代艺术家尹秀珍对不同类型的材质的探索。这些材料可说是时间之物、有温度之物,时间和温度是理解这些特殊“文化材质”的核心因素。
✦
✦
本辑作者
巫鸿
Wu Hung
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
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朱良志
Zhu Liangzhi
黄闰雅
Yoonah Hwang
施纯琳
Catherine Stuer
贾薇
Jia Wei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馆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
本书目录
✦
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
朱良志
有包浆之物,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经人之磨砺,都会进入人的视野,其为人所用、所赏,经递相延传,于是就有了时间刻度——作伪者是无法“做出时间”的。有包浆之物是古物,是老物件,也是“时间之物”。然而中国人重包浆,往往并非最在意时间的久长,而是更注重时间、历史背后所沉淀的东西。
清 碧玉凤鸟形砚滴
高6.5厘米 口径3.3厘米×2.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高11.9厘米 口横20.8厘米 口纵16厘米
足横11.7厘米 足纵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汉 朔方长印 铜印
高2.04厘米 印面长2.35厘米 宽2.3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黄闰雅
纺织品作为一种更易于被广泛的社会阶层所接受的材料,在历史上一直是各种宗教供品的重要材料。这些供品从简单的丝绸布匹到更精致的物品。纺织类供品的多样性,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即藏经洞)的藏品中尤为显著。
《菩萨像长幡》(顶部的发愿文)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
绢本设色
纵396厘米 横59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
菩萨像长幡(细节)
伯希和收藏手稿中绘制的
位于莫高窟附近
一座佛教寺庙前的长杆
约8世纪后期至9世纪早期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
施纯琳
雕漆师所提到的漆的“温度”,部分取决于其表面在半干状态下的柔软触感。特别是对于厚层剔红漆而言,其表面加工通常被称为“剔”,类似于对皮肤或骨头的精细清理,有别于一般“雕”或“刻”硬质材料的刀工。
古筝集会场景盒
剔红雕漆
永乐年间(1403—1424)
高7.3厘米 直径22.2厘米
底座刻有题铭“大明永乐年制”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卢栋 仿宋漆砂砚
砚:3.4厘米×9.5厘米×13.4 厘米
盒:镶嵌装饰的八宝灰漆
天津博物馆藏
(清)卢栋 圆碑式漆砂砚与八宝
灰盒 1838
盒:梅花皮雕
高2.3厘米 直径9.5厘米
盒盖上刻有印章“葵生”
底座刻有篆书题铭“道光戊戌夏六月葵生仿古”
水松石山房藏
✦
贾薇
从瘿瘤作为主材的制品种类来看,上古时期的品类似乎也更趋向于大件,常见诸如木桶、枕、尊等器物。而至中古时期之后,杯、盏、盘、碗等用器更为流行。而随着瘿制品逐渐成为文人乐道的商品,不同树种的“瘿”逐渐聚合成为一类新的“材质”,俗称“瘿木”或“影木”。
天然木雕盒
故宫博物院藏
木根刻乾隆题诗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榆木橱柜
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藏
✦
巫鸿
在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尹秀珍是一个天生的“材质艺术家”,她大部分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不同种类、质地、手感的材料。“衣服只是我不同工作方式中的一种重要元素,水泥混凝土、钢铁也是我作品的元素之一,它们有各自的语言,它们都是这个大变革时代的代表元素。”
尹秀珍 纱线
装置
©尹秀珍
尹秀珍 可携带的城市:北京
软雕塑
2001
©尹秀珍
尹秀珍 公社
装置
©尹秀珍
✦
✦
资料: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辑:葛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