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展览 | 苏州吴作人艺术馆“艺坛同仁——吴作人与李苦禅作品展”正在展出

更新时间:2025-05-15 10:37  浏览量:3

艺坛同仁——吴作人与李苦禅作品展

主办单位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李苦禅纪念馆

承办单位

吴作人艺术馆

展期

2025年3月1日—2025年6月22日

展馆

吴作人艺术馆

地址

苏州市定慧寺巷88号

开放时间

9:00-17:00

16:00后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门票

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20世纪中国美术的苍穹下,总有一些名字注定要被铭记。吴作人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继徐悲鸿之后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其形成的师友网络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进程。与徐悲鸿、齐白石、颜文樑、吕斯百、王临乙等艺术先驱共同构筑的学术共同体,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力量。这一群体通过三方面历史性突破重塑了艺术生态:其一,以“艺为人生”的理念推动传统绘画体系向现代审美范式转型,实现水墨语言与时代精神的深度对话;其二,创建中央美术学院等教育机构,构建起系统化、规范化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其三,在油画、雕塑等外来艺术门类中探索出具有东方美学特质的本土化路径。他们以创作实践为根基,以理论建设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不仅奠定了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基础框架,其倡导的“中西融合”“师法造化”等核心理念,至今仍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产生着深远的范式影响。

吴作人与李苦禅犹如浩瀚银河中的参商二宿,以殊途同归的艺术探索,共同建构了中国画现代转型的璀璨图景。2025年,吴作人艺术馆将推出“巨匠系列展”的首展《艺坛同仁——吴作人与李苦禅作品展》,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巨匠对话”艺术盛启之时,我们以双璧辉映四十寒暑的笔砚往还为轴,匠心铺陈四十五幅经典作品,在尺素与丹青的时空交响中,再现华夏绘事千年融汇历程里,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哲思图谱与美学革命。

1927年,吴作人在上海艺术大学美术学系学习时,即受到徐悲鸿赏识。此后,在南国艺术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吴作人都一直追随徐悲鸿。1930年,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吴作人赴欧留学。1935年,应徐悲鸿之邀,吴作人回国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四十年代开始,他先后受聘于徐悲鸿主持的中国美术学院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并任北平艺专教务主任、绘画科主任,成为徐悲鸿在教育教学上最重要的帮手。李苦禅师从徐悲鸿,深受徐悲鸿的影响。1918年,李苦禅曾在北大“画法研究会”随徐悲鸿学习炭画,还临摹过徐氏的油画《搏狮》。他们犹如双生花枝,植根于相同的时代土壤却绽放出迥异的美学形态:吴作人携西方造型语系归来,开创水墨骆驼的雄浑新章;李苦禅持八大遗韵演进,铸就鹰击长空的苍劲风骨。他们的艺术轨迹恰似这个古老文明面对现代性冲击时的双重见证——既有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豪情壮志,亦含陈师曾“文人画价值论”的深邃回响。

在中央美术学院的银杏道上,两位教授的身影常因艺术论辩而驻留。两封往来信札透露着超越流派的知音之情:“作人兄新作《齐白石像》,合波提切利之韵与八怪之风,诚开百年未有之象”。半世纪后,吴先生为《李苦禅画集》所作序言手迹犹存墨香:“苦老运笔如椽,得汉魏雄强之气,此中华艺魂不灭之证也”。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回望,这场中国画的冰弦合奏,既是传统文脉守护者的精神互证,更是现代艺术探索者的智慧交响。期待观者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触摸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那份深沉的文化自觉。

艺坛大师间的“对话”

上:李苦禅《八哥竹石》 35.3×35cm 1970年代初

下:吴作人《合昏鸲鹆》 56.5×51cm 1963年

飞鹰?渔鹰?都是“鹰钩鼻”!

上:吴作人《飞 鹰》 57.5×58.5cm 1978年

下:李苦禅《双渔鹰》42×50cm 1973年

鲶鱼“恃强凌弱”?大鱼吃小鱼!

上:吴作人《鲶鱼》 70×35cm 1963年

下:李苦禅《鲶鱼》 22.5×29cm 1975年

左:李苦禅《秋 菊》45.6×34cm 1973年

右:吴作人《万年红》46×69.5cm 1961年

“廉颇”老矣?笔力遒劲!

上:李苦禅《耆英图》46×34cm 1974年

下:吴作人《奔 犛》 29×35cm 1981年

水波荡漾 垂柳飘拂

上:吴作人《黑 天 鹅》 35×35cm 1960年代

下:李苦禅《垂柳栖禽》 43.5×49cm 1954年

大眼睛 大耳朵 可可爱爱

上:李苦禅《益禽图》44.2×49cm 1971年

下:吴作人《兔》 48.5×42.5cm 1987年

求吾所好 方为天趣

上:吴作人《求吾所好》书法 46.5×34cm 1980年代

下:李苦禅《天趣》书法 38×33cm 1981年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