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中关村·青春的海”:海淀以艺术为笔 勾勒国际文化对话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05-31 17:55  浏览量:10


5月28日,以“中关村·青春的海”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在京拉开帷幕。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静接受专访,揭示本届艺术周如何以文化为纽带,串联本土底蕴与国际视野,打造展现海淀“科技与艺术共生”魅力的世界级舞台。

一、文化基底与国际表达:构建“海淀出品”艺术范式

开幕式音乐会中,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的《卡门序曲》与意大利大提琴家演绎的《沉思》,展现西方古典艺术精髓;而京胡与管弦乐版《海淀没有海》、AI改编交响进行曲《青春的海》等原创作品,则将海淀的地域符号与科技基因注入艺术表达,形成“传统戏曲唱古今、现代科技谱新章”的多元格局。
谈及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的路径,陈晓静表示,艺术周将以海淀区高校艺术资源与“三山五园”等历史文脉为根基,通过“经典演绎+本土创作”双轨并行的策略,塑造独特的跨文化表达。
“我们希望通过国家级院团与中外艺术家的合作,让海淀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更成为文化对话的‘会客厅’。”陈晓静指出,这种“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创作理念,既凸显本土文化的深度,又通过跨国艺术家的参与,让世界听见海淀的声音、读懂中国的故事。

二、跨界融合与形象升级:塑造“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海淀符号

在艺术周的舞台设计中,“跨界”成为核心关键词。陈晓静介绍,本届艺术周打破艺术形式壁垒,让中国传统戏曲的水磨腔与西方交响乐同台,现代AI技术与传统乐器对话。如北方昆曲剧院《牡丹亭》选段与法国小提琴家演绎的《梁祝·化蝶》形成东西方爱情叙事的呼应,国家京剧院《战太平》的武打程式与当代舞台调度理念碰撞出创新火花。

“这种跨界不是简单的形式叠加,而是让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产生‘化学反应’。”她强调,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秉持“艺术与科技共生”的发展理念。例如,AI改编的《青春的海》并非技术对艺术的替代,而是通过算法优化旋律结构,让经典曲目与当代审美同频,恰似中关村的科技基因与人文情怀相互滋养,共同勾勒出“传统不失韵味、现代更具张力”的城市文化画像。

三、全球视野与青年力量:搭建文明互鉴的青春桥梁

本届艺术周吸引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多国青年艺术家参与,数千名艺术工作者以“青春”为名汇聚海淀。陈晓静表示,青年是文化交流中最具活力的因子,艺术周特别设置戏剧展演、国际舞蹈工作坊等板块,鼓励不同文明背景的青年通过艺术对话。“当意大利大提琴家与中国京胡演奏家共同创作,当法国小提琴家读懂《梁祝》中的东方浪漫,这种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正是艺术周希望传递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理念。”

据介绍,艺术周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百家媒体将全程聚焦,向全球展现海淀在科技创新之外的文化厚度。“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看到海淀的实验室与科技园,更要让他们看到这里活跃的艺术思潮、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青年人才迸发的创造力。”陈晓静表示,未来艺术周将持续升级,成为继中关村论坛之后,海淀又一张“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国际名片。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