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讲座回放 | 李宽:从写生走向创作,以笔触镌刻时代温度

更新时间:2025-03-11 15:38  浏览量:11

2025年3月2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迎来了一场艺术思想的深度碰撞。著名画家、博士生导师李宽教授以“从写生走向创作”为主题,为2024级中国画博士班学子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学术盛宴。讲堂现场座无虚席,师生们跟随李宽教授的笔触,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技艺之道与精神内核。

讲座现场

讲座第一部分:再度认识基础

李宽老师首先展示了多年来创作的50幅人物速写作品,全部为课堂写生范画。他坦言,速写是画家的“日课”,只有不断观察真实的人体动态、表情细节,才能夯实造型能力,“基础是磨出来的,偷不得懒。”李宽老师重点强调,速写,是一个画家走向创作的第一步,如何走得稳走得扎实,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一幅小小的速写作品,涵盖了诸多的造型元素,比如对人物结构的理解,对体积意识的建立,对风格的探索,向大师作品研读学习的体会,才能画出一幅有艺术表达能力的好作品,他强调速写是一切造型艺术风格形成的试验田。认真对待每一幅作品的练习,如同锤炼一块有质量的“金砖”,只有如此,才能堆砌心中的艺术之塔。

李宽老师特别强调:研究学习大师的作品,就是与大师对话,走进大师的灵魂,体会大师的审美高度以及高超的表现技法。这是学习绘画最好的捷径。他以鲁本斯的艺术作品为例,解读鲁本斯用线的魅力,富有生命力的表达;他解读门采尔的作品,阐释什么是形象的生动性以及人物个性的精准表达;他解读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阐释作品审美的高度,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他建议学生反复揣摩经典,向大师学习的过程是快速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他对在座的学生们强调:拒绝平庸的审美,从一张小小的速写作品开始。

《人物速写》 44×59cm 2024年

《人物速写》 44×59cm 2024年

讲座第二部分:水墨人物写生

李宽老师强调用水墨的手段表现一幅生动的人物写生作品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和娴熟的笔墨造型能力。培养这两种能力,要一脚踏进西方造型语言体系,一脚踏入中国传统的造型语言体系,这两种体系需要我们做出大量的实践,方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表现好当下鲜活的人物,产生一幅优秀的人物写生作品,必须做到这两点。随后,李宽老师分享了他大量的水墨人物写生作品,有课堂范画也有他带领学生到河南,甘肃,山西深入到农村的人物写生作品。“写生不仅是练笔,更是积累创作素材。”他鼓励学生多走进生活,“在画室里练技术,走进生活中寻找感受,这一环节不仅锤炼技艺,而是为后面的创作铺垫好基础。”


《河南人物写生》 138cm×69cm2024年

讲座第三部分: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素材

李宽老师强调,作品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只有投入到鲜活的人群中去,通过观察和体会,才能触发创作的冲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他展示了多年来深入生活,以河南,新疆,宁夏,西藏等地采风活动而创作的一系列水墨画作品,有的反映“马街书会”说书艺人的沧桑,有的反映新疆人民的火热的生活,有的反映宁夏回族儿女丰收的喜悦,有反映西藏人物的淳朴与善良,笔墨间流淌着他对生活的热忱,展现了他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对美好人性的长期关注。他强调,作为人物画家首先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时要具备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对生动人物形象的敏感,对不同民族服装特色的敏感,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金色回乡》186cm×95cm2013年

《朝圣》 200cm×200cm 2016

《绿草地》 140cm×360cm 2018年

第四部分:主题性创作

李宽老师讲到,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有伟大的作品做支撑,代表一个时代的审美高度和艺术水平,这是时代赋予每个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他提到,中国美术史中的优秀作品,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的叙事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人间烟火……更分析了西方绘画史中经典的作品,如门采尔的《轧钢工人》所表达的钢水和汗水人们劳动的艰辛,苏里科夫的《禁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展现的宏大叙事中人们的忧伤,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体现的底层劳动者生存的艰辛……他讲到,中外美术史都是以主题性的大型创作为主线贯穿,这些作品讲述历史,弘扬人性的光辉,从而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达到艺术的高度。

他展示了多年来自己创作的多幅大型主题性绘画创作:《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众志成城——98抗洪》等作品,使学生们备受震撼。这些作品多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立项,多次承担中国美协展览举办的国家级重大美术项目工程立项,多幅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他讲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须要具备坚实的造型能力和画面的掌控能力及满腔热忱的创作热情,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山高水长》 240cm×600cm 2016年

《激情燃烧的岁月》 200cm×600cm 2023年

《惊涛拍岸》200cm×200cm 2024年

《中国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 250cm×250cm 2013年

《王安石变法》 200cm×240cm 2025年

通过李宽老师的讲授和作品的展示,使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个优秀艺术家的不易,艺术上不仅仅需要才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此次课程,让同学们收获颇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现场人物写生示范:

李宽老师现场示范水墨人物写生,从木炭起稿到水墨勾勒渲染,一步步拆解作画的步骤和过程:

1.木炭起稿:他强调构图的合理,基本比例的把握,这一步不要画得过紧,用笔要轻松,为后面的笔墨造型奠定好基础。

2.淡墨塑造:以水墨浓淡区分结构,淡墨勾勒出人物的五官特征,及其形体特征,他强调,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的丰富性,为后面精准的笔墨表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细节刻画:以丰富的笔墨进一步塑造五官,手,衣纹……的生动性与节奏美感。

4.上色:中国画讲随类赋色,以赭石,花青,石绿三种颜色调出皮肤的颜色,未干时用适量的胭脂来表现皮肤的暖的部分,进一步加少量的墨和胭脂做调和,表现重要的结构部分,使之画面有体积的意识。

讲授现场1

讲授现场2

作品完成后,进一步总结人物写生的重点。他说:“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段是以色彩为主,那么中国画的表现手段则是水墨变化为主,用笔和墨的丰富性来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我们写生的目的。”

课堂尾声:鲜花与传承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通过李宽老师的讲授与作品展示,感受到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创作热情,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这一天生动的课,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是为李宽老师的精湛技艺,更是为李老师对艺术创作的态度而感染。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为李宽老师送上了表示敬意的鲜花并合影留念。同学们感慨,这堂课让他们明白了,好作品既要有“一笔一墨”的功夫,更要有“一生一事”的真诚。

同学们和李宽老师的合影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

画家简介

李宽,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员,天津画院特聘画家,国家画院国家艺术基金高研班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艺术成就:作品参加八、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当代工笔画第三届大展,“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等奖,2016年度、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红船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作品被南湖革命纪念馆收藏,北京文史研究馆收藏,在中国、法国、韩国、日本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册、教材、专著十余部。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