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与“淡远”并存——何绍基《落花诗册》完整版欣赏
更新时间:2025-03-11 21:38 浏览量:8
何绍基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何凌汉官至户部尚书,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幼年时,他得以接触大量古代碑帖与书画名作,尤其在父亲的影响下,形成了对颜真卿书法的早期临习传统。
《落花诗册》的创作时间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其行书风格推断,应属何绍基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此时的他已历科举入仕(道光十六年进士)、任职翰林院编修,并多次主持地方乡试,广泛交游于曾国藩、魏源等湖湘士人群体。
何绍基的行书以中锋用笔为核心,强调“一笔到底,四面俱到”的书写理念。在《落花诗册》中,线条的浑厚与灵动并存,起笔藏锋含蓄,行笔稳健沉着,收笔则或戛然而止,或顺势出锋,形成“雄浑”与“淡远”并存的审美效果。
正如其自述:“如写字用中锋然,安得不厚?安得不韵?”这种笔法不仅是对颜真卿“筋力”之美的继承,更融入了篆隶的古拙之气,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何绍基早年师法颜真卿,但并未囿于一家。《落花诗册》中可见对北碑方笔的化用,同时融入帖学的流畅韵致,形成“碑帖交融”的独特面貌。
这种创新在晚清碑学兴起的背景下尤具前瞻性,为后来吴昌硕、康有为等人的书法变革提供了启示。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