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被判死刑临死前给舅舅一封信,道出真相
更新时间:2025-01-26 23:22 浏览量:6
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你妹妹被他儿子吴谢宇杀害了!
“你妹妹被他儿子吴谢宇杀害了!”
接到警方的来电,舅舅恍惚了好一会。
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个品学兼优的外甥会杀人,而且害的还是自己的母亲!
然而,吴谢宇在狱中递给了他一封信,道明了一切真相。
-
吴谢宇自小生活在一个小康家庭,父母感情好。
对他这个爱情的结晶更是呵护有加,家中最好的东西都最先紧着他,生怕他在物质生活受委屈。
在如此有爱的家庭生活着,吴谢宇与父母也如同密友一般无话不谈。
他每每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便是父母。
只要他将遇到的难事诉说给父母,他们往往恨不得倾囊相助,只盼能够为儿子解决苦难的事。
因此,能感知到父母数不清的爱意的他,自然也能包容父母的一些缺点。
比如父亲的软弱,因为家中都是母亲做主,父子俩要出去玩都要向母亲申请经费。
但母亲要是觉得出去游玩会影响儿子的学习,则会果断地驳回父子的请求。母亲拒绝过一次,父亲便不敢再提第二次。
吴谢宇往往期待了很久的游玩计划就会泡汤,他不敢和母亲争辩,父亲也懦弱不敢反驳母亲。
又比如母亲的严厉,母亲希望儿子能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因此对他的成绩很是看重。有时候一次成绩的下降就会引来母亲的不满,所以他拼命学习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母亲。
即使父母有着这些缺点,但他们对吴谢宇的爱是真的。
母亲会在五点早期给他准备早餐,为他处理一切生活上的事,让他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有时,吴谢宇随口说了想吃的饭菜,最迟晚上一定会出现在餐桌上。这样的母爱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父亲则风雨无阻接送自己上下学,保证自己的交通安全。在送他去上学的路上,父亲还会拿出他为数不多的零花钱给儿子加餐。
看着儿子埋头苦吃的样子,父亲都会乐呵呵地说:“儿子慢慢吃,老爸有的是钱!”
本以为幸福的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但天不遂人愿。
在吴谢宇高二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他和严厉的母亲,再无父亲缓和他和母亲之间紧张的关系。
丧夫后,人人都对他说:“家里只有你一个男子汉了,要努力分担母亲的压力,当家中的顶梁柱啊!”
对于这些话,吴谢宇很显然是听进去了。
本来从不做家务的他,在放学回来后,看到因父亲去世而日渐苍老的母亲,他都会主动承担起家务以减轻母亲的压力。有他的存在,母亲心里也熨帖得很,逢人就夸他。
因此,身边人只要提起吴谢宇,无不是夸赞的语气。
“那孩子孝顺母亲,成绩又好,家务也干得好,就是这个……”说着,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表扬他。
他也不负众望,高考顺利靠近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哪怕在天才聚集的高等学府,他也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品学兼优”的人,在一天下午干出了惊天动地的恶事。
吴谢宇下午放学回家,看着因疲惫躺在沙发上浅眠的母亲,他毫不犹疑抄起柜台前的花瓶超母亲的后脑勺抡过去。
他不顾母亲的挣扎,如同发泄怒气一般连续朝母亲打去。
最后,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母亲,他也丝毫无动于衷。
他冷漠地将母亲从沙发拖到冰冷的地板,仍由血迹渗透到板砖的夹层。之后,他将沙发的布扯下来,从容地翻找出新的布掩耳盗铃地盖上。
他俯视地看向躺在地上的母亲,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他又轻车熟路地去厨房找到保鲜膜,然后去房间找出一层被子。他就用这些东西将母亲层层包围后扔进去厕所,头也不回地拿出母亲的笔记本。
他仿照母亲的字迹,写了好几封相同的书信寄给亲戚,谎称要“出国留学”向他们借钱。
但是舅舅十分疼爱他的妹妹,连带对他也十分喜爱,吴谢宇害怕露馅,因此他给舅舅单独写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是由母亲的日记上的字裁剪下来拼凑而成。
最后,凭借他平时优良的口碑,他成功借到了144万,其中舅舅给的数额最大。
他带着这笔巨款离去,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个生活了二十年的小家……
新年将至,舅舅特地打电话来关心这位“出国留学”的外甥。
“小谢呀,你和妈妈在外面过的好吗?”
“挺好的。”
闻言,舅舅松了一口气,“那就好,你妈妈也真是,这么几个月也不跟我通个信,害我白白担心她。”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好去机场接你们回来。”
“今年一月底就回来,辛苦舅舅了。”
“你这孩子,说这些客套话。”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吴谢宇提出有事先一步挂了电话。
国内,舅舅还在等待妹妹和外甥的到来,但是警察的一通电话打破了他的念想!
“你好,请问是张秀的哥哥吗?”
“我……我是,怎……怎么了?”
突然接到警察的来电,舅舅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好的,请来一趟……”警察说出详细地址,正是妹妹和外甥的小家。
他着急忙慌地赶到现场,一看白布下掩盖的竟是妹妹,他悲痛欲绝地跪下!
妹妹受毒手了,那他的外甥还好吗?
正在他担心妹妹唯一的儿子的安全时,警方的一句话又打碎了他的想法,“由于张女士人际关系简单,交往密切的只有几人,而她死前最后一面见得是吴谢宇。我们有理由将他定位嫌疑人,请你知晓。”
舅舅讶异地睁大双眼,被这个不可置信的信息冲击到浑身哆嗦,嘴里叨叨着:“不可能,这绝不可能,我外甥他……”他连续说了一大段夸奖吴谢宇的话,也不知道是为了让警察相信吴谢宇不是嫌疑人,还是为了让他自己也相信外甥不可能是这种人。
警方办案神速,很快就在一家娱乐场所抓到了吴谢宇。面对警察的审讯,他供认不讳。
当得知应该出国的外甥竟然还在国内时,舅舅不得不相信警方的话了。
他痛骂吴谢宇,“你个畜生,那可是你的母亲啊!含辛茹苦养大你的母亲啊!你怎么舍得下死手的!”
吴谢宇听闻,却不屑一顾。
在看所期间,舅舅曾无数次出入监狱,每次都盼着吴谢宇给他一个说法。
“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吴谢宇却次次避而不谈。
终于,到了终审的时候。
在终审前,吴谢宇反常地寄给舅舅一份书信。舅舅颤抖地接过信封,巍巍地打开,可映入眼帘的第一句就是:“你不是想知道真相吗?让我来告诉你。”
“你们根本就不知道她都做了什么!
原来,母亲对他成绩的要求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在父亲去世前,母亲还有所收敛。
那时他的成绩一下滑,母亲最多训斥他一个小时,还有父亲在旁阻拦分担怒火,因此吴谢宇承受的压力不会很大。
但是当父亲去世后,没有人为他发声了。
特别是在高三时,一旦他某一科成绩发挥不好,母亲便会罚他不许吃晚饭,要他好好在书房反省,把他关到第二天早上才肯放他出来。
每当这时候,母亲都会神经质地唠叨:“你可要好好读书啊!这样才对得起你在天堂的父亲。”
这样的惩罚倒还是其次,关键是母亲情绪一激动则有可能抄起东西砸向他,如果他稍有闪躲反而会引起母亲更大怒火。
因此,他只能硬生生地忍受着,仍由那些东西砸向自己。
他带着身上伤痕上学,这些痕迹划破了青春期少年的自尊心,他对那些同情的眼神感到恶心,对罪魁祸首更是满怀怨恨。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吴谢宇不由心生怨气,再加上母亲一日比一日严苛,于是他便产生了恶念,有了如今的罪过。
舅舅看完整封信,心底半信半疑。
在他心里,妹妹一向脾气温和,对人更是友善,与人交流从来不急眼,怎么可能对自己唯一的孩子动粗呢?
哪怕在妹夫去世后,妹妹也只是一段时间的丧气。
当时在他的劝说下,妹妹意识到还有个上高中的儿子等着她去照顾,于是重新打起了精神照料这个小家。
他心情复杂地摇了摇头,不管真相如何,这都不应该是吴谢宇杀害母亲的原因。
再者,人已死,死无对证,自然是吴谢宇说什么是什么。
最后,舅舅拒绝了吴谢宇请他写谅解书的请求。
当得知吴谢宇因故意杀人判了死刑,他长跪于妹妹的墓前不起,痛苦流涕,“小妹啊,哥哥为你报仇了!”
笔者批注: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希望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