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的香皂火了!摇身一变身价255,没想到香皂还能走高端路线!
更新时间:2025-06-19 20:06 浏览量:14
文|002
玉不琢不成器
当普通香皂经过雕琢变身“香皂葡萄”,也能摇身一变身价飙升!
有网友嫌贵,自己在家动手试尝试,结果不是搓成了圆滚滚的“泥丸子”,就是把家里囤的一堆香皂都给折腾完了。
一块小小的香皂,是如何身价暴涨的?
社交媒体上一直有个梗,说专业DIY博主能靠东西做得好看出圈,到了普通网友身上,手作这东西可就要靠“翻车”火起来了。
确实不假,看看网友们发出来的图片,有的把肥皂捏成了“缺水撒尿牛丸”,有的捏到变形也没粘起来,有的甚至连绳子都上不去。
“翻车”香皂手作频频登上社媒首页,不少人也跟着好奇起来,说这翻车作品丑得这么有特点,那做成功了的到底该是什么样?
说到这里,其实想想以前,香皂这东西,在大家眼里就是最普通不过的日用品。
论起来它用处多,性价比又高,洗脸洗手洗衣服都能用,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
可谁能想到,这普普通通的香皂,现在也开始玩起高级来了。
看看人家晶莹剔透,个个饱满的作品,再看看某宝上255块钱的标价签,难怪翻车前赴后继,尝试依然不停。
而这次新近流行起来的手作香皂,基于外形,姑且称它们为“葡萄形香皂”。
葡萄香皂顾名思义,就是把香皂融化之后重新制作,用绳子或者真的葡萄梗连接,让香皂变成葡萄的样子。
这些葡萄可能是哑光的,长得跟真正的葡萄很像,有绿色,紫色,或者晶莹剔透,主打的就是一个赏心悦目,呈现出水晶渐变色。
不光能拥有原本的作用,还能当作精致的摆件,时不时散发出香皂的味道。
哪怕是当作艺术品送给朋友,也是十分新奇。
只是这香皂身价一下就涨了好几十倍,一串能卖到一两百块。
因而有网友选择为溢价风波自己尝试。
只是做出来的翻车货又惨又好笑,总被顶上首页,导致葡萄香皂本体也一下火遍了全网。
有人买账成品的精致漂亮,也有人叛逆心作祟,非要体验体验翻车实录到底是什么感觉,网上跟着冒出各种香皂葡萄的教程和材料包。
即使材料包里就只有一根麻绳和一块香皂,也照样有人买单。
可别看过程简单,也就把香皂切碎加热,重新塑形,真上手了才发现,压根儿没那么容易。
那些卖得贵的成品,商家也说了不光是卖香皂本身的钱,里头还有做香皂的工具钱,手艺人的辛苦钱。
当然后来的制作方法也越来越“人性化”,考虑到了手残党,比如有了不需要打碎香皂的方法,直接切块或者加热后用冰格塑形。
不仅如此,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水晶版葡萄香皂”,让大家在家自己动手的时候,也能少踩点坑。
不过虽然长得漂亮,但葡萄香皂在使用价值上确实有点硬伤,好多消费者买回去之后,发现东西上会有划痕或者裂缝,跟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有人找到商家理论,结果对方说,这些都是手工做的痕迹,甚至商品说明书上早就写明白了:有瑕疵是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就别拍了。
后来还有人发现阿里巴巴上批发这种香皂葡萄,差不多的货可能才18块钱一串,就更让人疑惑,这高价的“艺术品”到底值不值那么多钱。
对于香皂葡萄的实际使用体验,网上的吐槽也很多,不少网友就说了,现在的人心里好像挺空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喜欢跟着别人跑。
言外之意,葡萄香皂又是个靠跟风火起来的网红货,溢价严重,价值其实很有限。
还有人觉得,穷不可怕,就怕那种又想装精致又爱折腾的心态。
至于这葡萄香皂,不少用过的人抱怨说,用着用着,要么葡萄就黏一块儿了,要么直接从绳子上掉下来了。
南方的朋友担心绳子会受潮发霉,北方的朋友则说葡萄能不裂开就不错了。
更有意思的,有网友感慨,还不如五块钱的舒肤佳实在,甚至想起当年大学时,一块八毛钱的硫磺皂就能用很久。
香皂葡萄能这么火,光靠几个牌子或者几个明星推是肯定不够的,它背后其实藏着现在大家消费的一种新风潮。
要知道把香皂做成艺术品这事儿早就有先例了,但早些时候这类香皂其实也没那么火出圈。
这类产品本身卖的就不只是香皂本身,更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一种追求精致的生活态度。
其实如今的人买东西不再只盯着东西原本的价值,更看重它是不是够特别。
甚至是够不够精致,能不能体现自己的品位。
这种对个性化和独特感的追求变得特别强烈,甚至愿意为了一些看似有点毛病的手作痕迹付出高价,或者自己花大力气去折腾时,这就不光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可能在物质生活之外,大家可能还在消费中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某种对精神满足的渴望。
但是也需要适可而止,流行一段时间没问题,但如果形成大风潮,人人都去追随,也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真正的生活价值也不是买一两件网红商品,晒晒美美的照片就能得到的,即使是几块钱的香皂,在用心生活的人眼里,本身就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