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颂根脉:陶瓷艺术中的革命摇篮与革命圣地
更新时间:2025-06-27 15:11 浏览量:10
彩瓷颂根脉:陶瓷艺术中的革命摇篮与革命圣地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江西省景德镇市原红星瓷厂厂长、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传承创新工作室获得者黄庭辉先生分别以井冈山、延安为主题,创作了一对200件釉上彩《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圣地延安》瓷瓶。瓷瓶均以高白泥料为纸、新粉彩颜料为墨,在高温窑火中淬炼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瓷瓶选择“松子瓶”器型,饱满壮硕,寓意革命传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革命摇篮井冈山》
《革命摇篮井冈山》采用通景装饰技法,以大红油彩为主,描绘崇山竣嶺,这种色彩不仅还原了历史场景,更通过陶瓷特有的材质语言,诠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瓶体主画面从瓶底至瓶颈,用刀刻般的线条勾勒出险峻山势,群山层叠,云雾绕绕,巍峨险峻。近景处,作者以蓝、绿色点缀丛丛树木,并绘制出蜿蜓山路,象征着革命先辈的跋涉之路。
瓶体背面,人们可以看到,井冈山的峰峦如淬火锻造的剑簇,刺破云霭,千嶂叠翠间,苍茫林海翻涌着碧色怒涛,与遒劲古松交织成绿色的屏障。峭壁上经年累月的苔痕,恰似岁月镌刻的古老图腾,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连绵山脉宛如万千铁血战士并肩而立,守护着这片浸染过热血的士地,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里永不褪色的革命豪情。
《革命圣地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同样采用通景装饰技法,瓶身通体采用新彩与粉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绘制。瓶体主画面绘以延安宝塔山全景,雄伟的宝塔矗立山顶,背景画面则用浓淡不一的色料绘出层层叠叠的窑洞依山势蜿蜓,层次分明,表现了黄土高原的厚重感。山脚下,一群高大的松树傲然耸立,与宝塔山浑然一体,孕育着蓬勃生机。
瓶体背面绘以延河、群山及蜿山路,既象征着历史的深邃,又暗喻革命征程的艰难险阻,似在诉说往昔的故事。
细细品味两件作品,无论是构思创意、文化内涵,还是工艺技法、敷色绘制,都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构思创意上,作者巧妙地用当代陶瓷语言重构革命记忆,让凝固的历史在陶瓷肌理间焕发新生。
在工艺技法上,两件作品在工艺上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交融。新彩山水技法的娴熟运用,使画面既有国画的水墨韵味,又展现出陶瓷材质的独特肌理,将井岗摇篮、延安圣地的空间感跃然瓷上。
在精神表达层面上,作者通过陶瓷语言构建了独特的历史叙事。《革命摇篮井冈山》以星火燎原的意象展现革命初期的坚韧,《革命圣地延安》则用黄土地的厚重意境,象征胜利的希望。两件作品形成时间轴上的呼应,完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
当目光掠过画笔描绘的画面,观者感触到的不仅是美丽的瓷瓶,更是历史的温度。这些陶瓷艺术作品以物质形态承载精神记忆,让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当代语境下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它们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结晶,更是一堂立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作者介绍
黄庭辉自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陶瓷系统工作,1994年至2014年期间曾先后在景德镇市国有十大瓷厂中的红星瓷厂、为民瓷厂、曙光瓷厂担任厂长,在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现景德镇红叶陶瓷集团)任副董事长兼二厂厂长。
红星瓷厂任职期间,主持“八五期间的陶瓷技术改造” 项目,率先探索与创新日用陶瓷釉中彩装饰工艺和技法,成功采用国际陶瓷前沿领域的釉中彩高温快速烤花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开创了景德镇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釉中彩装饰工艺的新局面,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曙光瓷厂任职期间,精心打造陶瓷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引进数十位知名陶瓷艺术家设立工作室,培养出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家,曙光瓷厂被评为国家、省市级创业样板基地。由其主持的曙光瓷厂“低温快烧硅质园林瓷”科研创新项目,被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2010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
黄庭辉不仅十分熟悉陶瓷生产各工艺流程技术,精通各生产环节的管理细节,而且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精深的艺术造诣,陶瓷艺术创作创新取得显著成绩和丰硕成果。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金银奖30多项,作品被十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博物馆收藏,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深受海内外收藏家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