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真实感三个字是不能用在艺术上的
更新时间:2025-07-06 03:22 浏览量:1
第一次听到陈子庄说“‘真实感’三个字是不能用在艺术上的”,我心里直犯嘀咕。艺术不就是在描绘现实吗?后来细细琢磨他的画,又听了些他的故事,才慢慢咂摸出这话里的门道。
记得去美术馆看陈子庄的画,第一眼觉得平平无奇。他画的山,不像传统山水画那么巍峨险峻,线条松松垮垮的;画的树,歪歪扭扭,枝干连个像样的弧度都没有。可盯着看久了,又觉得画面里的东西好像都活过来了。这才明白,他说的“不要真实感”,不是乱画,而是不想被眼睛看到的表象绑住手脚。
就像咱们平时拍照,再高清的照片也只是定格一个瞬间。但画画不一样,陈子庄更想抓住的是事物骨子里的精气神。他画农家小院,不会把砖瓦、篱笆画得一丝不差,可能只寥寥几笔勾出院墙,再点上几个墨点当人影,可你就是能感觉到院子里的烟火气。这就好比写作文,光描述事情经过没意思,把当时的心情、氛围写出来,才让人读得进去。
以前我总觉得,把东西画得越像、越精细,就越有水平。但陈子庄不这么想。他说画画得“脱形”,意思就是别被物体的外形困住。他画鸟,可能鸟的翅膀长短都不对称,可你看那鸟的神态,好像下一秒就要扑棱棱飞走。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村里看老木匠做家具,他们下料从不拿尺子量得死死的,凭的是手感和经验,做出来的物件反而透着灵气。
现在想想,陈子庄这话挺叛逆的。那会儿很多画家一门心思追求画得像,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但正是这种叛逆,让他的画有了独特的味道。艺术本来就不是现实的复制品,就像一首好诗,不一定写的都是亲眼所见的事,但能让人产生共鸣。陈子庄的画,就是用不那么“真实”的笔触,画出了比现实更鲜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