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书,是对圣洁书法的粗暴践踏(杂谈)
更新时间:2025-07-07 19:00 浏览量:4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值得我们世代人为之骄傲。仓颉造字,文字的出现,是我们人类从猿到人一个标志性的飞跃。书法,就是文字的最好表现。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历经千年沉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与流派。提到书法,当推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从中我们看到其书法行云流水的气势、灵动自然的章法,把书法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于王羲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更是把书法提高到新高度,创造了颜派书法。活跃于盛唐至中唐时期,其书法饱含的悲愤之情透过笔墨跃然纸上,让每一笔每一划都力透纸背,增强了书法的情感表达力。而同时代的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却以其书法的骨力劲健、结构严谨而著称,体现了书法结构的精妙与规范。因成绩卓著,而自成流派。另外如欧阳询、褚遂良、米芾等,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书法艺术的典范。无一不是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中国书法史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纵观他们的书法,无敷衍之作、无粗制滥造、随心所欲之作。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无不遵循着书法的基本规律与审美标准,展现了书法作为艺术的独特魅力。如中国民间的熟语所言:“梅花香自苦寒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法艺术异军突起,书法名家层出不穷。然而,近年来,书坛却出现了一些怪象,或者说怪象环生。如把书法作品写得挤挤挨挨,如蚯蚓般缠绕的某大牌书法家,让人 不知其意。随着一个“半仙”类人物张瑞年的现身,中国书坛更是诟病多多。张瑞年以“吼书”吼出了书坛的“大地震”。据公开资料显示,张瑞年系山东圣邦美术院副院长、中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院二级调研员,山东圣邦美术院副院长,静山书院院长,静山书画研究院院长,《文学纵横》编委会主任,同时还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等。看看这些头衔,我们无法把张瑞年其人与“吼书“吼书”狂人相提并论。张瑞年的“吼书”完全背离了中国自古以来传统书法的核心价值。在他的“创作”中,我们看不到对传统书法中笔法、线条、结构、章法等的尊重与继承,只有一味的狂乱与粗暴。观其书法,更是惨不忍睹。但见他双手握笔,如同马戏团里面的小丑一般,毛笔乱舞、乱涂、乱画。伴随着他怪诞的嘶吼,墨水四处飞溅,酷似污水管道破裂,令人恶心反胃。这种场面不仅令人不适,更是对书法艺术的极大侮辱。与传统书法相比,“吼书”缺乏最基本的对汉字形态美的塑造,也缺乏对书法意境的营造,更缺乏书法的稳重与严肃。只是一味地情感宣泄。把书法变成了荒诞的走秀场。
吼书的无章法,无间架,无书法之大雅。只能作为自娱自乐,自我感觉良好。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都是难登大雅之堂。尤其他作书法时候的声嘶力竭,狂呼乱叫,酷似饿虎扑食,犹如母鸡下蛋。或者说其是在表演猴戏。另外,他把写好了的字,涂成一团乱麻,是对纸张和墨水的极大不尊重。
但是,惟其如此,却不见权威机构出来制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分享其原因。一是部分人书法基础的欠缺,和一些人的猎奇心理。而最大的病因在于一些自媒体缺乏行业约束,一切以赚流量、博眼球为目的,不惜为张瑞年之流提供展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歪风邪气。只有监管部门履职到位,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书法乱象。
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吼书”这类践踏书法艺术的行为。一些自媒体应该以宣传和引导良性书法为己任,而不是助纣为虐,推波助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青少年一代中普及书法,引导正确的书法观,养成良好的书写能力。所谓书法从娃娃抓起。各地书协应该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经常开展一些书法竞赛,鼓励更多人参与传统文化。另外,适时组织书法工作者深入基层,更好的起到传帮带作用。正气上升之日,就是邪气下滑之时。正本清源,还书法以本来面目,坚决与“乱书”、“吼书”之类书法乱象做斗争,让其无用武之地,让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让其永世不得翻身。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得以传承的书法,应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相信,随着书法基础教育的普及,全民的书法鉴赏力的进一步提高,书法乱象一定会被遏制。书法的春天指日可待。至于张瑞年之类的书坛小丑,一定会被书坛的正气之洪流淹没。
“吼书”张瑞年其人其字其“吼书”场面,他的字,你认得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