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与多家高校联合成立人工智能艺术联盟
更新时间:2025-07-08 07:15 浏览量:2
7月5日,“媒体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暨“人工智能艺术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四邮四电”,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媒体艺术与科学技术交叉领域的理论前沿、实践创新与未来趋势,搭建跨学科对话。
当天,“人工智能艺术联盟”正式成立。据悉,“人工智能艺术联盟”由北京邮电大学发起,汇聚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四邮四电”电子信息特色高校,联合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组建。联盟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价值引领”为使命,旨在搭建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的协作平台,推动AI时代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突破发展,为科技与艺术的跨界探索注入持续动能。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雄飞为“四邮四电”院校代表,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与会代表颁发联盟成员单位证书。
任雄飞介绍了北邮在“信息科技+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北邮将全力支持联盟建设,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打好平台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服务发展的组合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更好担负起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更好服务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任雄飞说。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解决三大关键课题:守护想象力这一人类创造力的最后壁垒,提升大学教育中的审美能力以回应‘美’的命题,强化彰显中华五千年审美传统的执行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双聘教授孙立军指出,人工智能艺术联盟将为凝聚各界力量破解这些课题搭建协作平台,为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注入关键动能。
“技术多是对自然的追随,而艺术的核心追求在于超越自然桎梏,让创作手段能自由承载艺术家的创意、现实感悟与想象境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歌东表示,人工智能艺术联盟的成立,恰为平衡技术精进与艺术超越提供了协同探索的平台,助力在技术与艺术的张力中找到更富创造力的表达路径。
论坛发言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雷、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梦雅、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闫贤良等13位专家分别作主旨发言。从 AI 时代的设计创新到艺术想象力的突围,从技术哲学视角下的艺术民主化到民族文化的智能传承,从美育体系的创新到教学实践的探索,专家们的交流发言揭示着“媒体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