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 | 和光画廊·全覆盖小组
更新时间:2025-07-08 01:53 浏览量:1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我们总在寻找艺术与生活的连接点。
和光画廊以“和光同尘”为核心理念,其中,「全覆盖小组」汇聚六位青年艺术家。
他们用画笔解构日常,让色彩与光影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诗行。
今天,邀你走进他们的创作宇宙,感受艺术与日常的温柔共振。
林本杰@清居者工作室
地中海的夏日,永不褪色。
《假日》系列如同一只只汁水饱满的应季鲜橘。
缤纷的房屋、静谧的海港、迷人的晚霞、惬意的夜晚,微醺的暖橙与清透的钴蓝形成张力。
画家用饱和的色调打破现实的边界,将观者拽入一场永不落幕的夏日漫游,目不暇接,唇齿生香。
✦
•
✦
✦
✦
程繁@秋刀鱼工作室
花园里的治愈哲学。
《我的小院子》系列展示当下人心中的桃花源。
斑斓的花丛中蝴蝶振翅,猫猫狗狗也是家庭的一员,一起打扫、种花、奔跑,享受午后时光。
画面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画家用柔和的笔触、温暖的构图营造满满安全感。
这是一味治愈的良药,让每一个疲惫的灵魂都能在花园的诗意中重获宁静。
✦
•
✦
✦
✦
何曼@客厅工作室
每间客房都是人生的盲盒。
《宿主》系列聚焦画家旅途中的临时栖息地。
酒店卧室的一隅、朋友家的客厅、民宿的下午茶角。画家放弃严谨的构图,以大色块与速写般的笔触捕捉“当下”。
室内空间是旅者内心的镜像。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切片,恰是现代人“在路上”的精神注脚。
✦
•
✦
✦
✦
李唯一@跑龙套工作室
让现实漂浮,能看到另一个自己。
《所念皆浮》系列是一场视觉的奇幻冒险。
画家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解构时间与身份,在模糊的光影边界中,日常场景被重构为大型隐喻剧场,让观众在荒诞与真实的交织中,思考存在的多重维度。
或许,我们都曾在某个瞬间,与画中那个 “悬浮” 的自己相遇。
✦
•
✦
✦
✦
萧雅@胶囊工作室
泳池边的时光琥珀。
《寻光》系列是对童年夏日的温柔回溯。
简化的人物、明丽的色块、跃动的光影,勾勒出泳池边的欢笑声。
画家的记忆如此明亮,穿透的时光的阻隔,如一斑斑琥珀,凝视着它们,携手融入那个遥远快乐的泳池,自由逡巡。
✦
•
✦
✦
✦
夏野@闲云野鹤工作室
慢下来吧,万物皆有灵。
《幽观》系列是盆栽爱好者的自然记录。
沉稳低调的棕褐、草绿色,盆栽舒展枝叶,袅袅娜娜缠绕成独特的形态,非细心者不能欣赏。在静观中,感受草木之灵。
画家以中式美学的细腻视角,让盆栽从“背景”成为“主角”,提醒人们:美不在远方,而在眼前这一抹安静生长的叶片上。
✦
•
✦
✦
✦
和光画廊,取名⾃古代哲学概念“和光同尘”,寓意着艺术与⽇常⽣活的和谐共融。
和光专注于将艺术融⼊⽣活的⽅⽅⾯⾯,让艺术触⼿可及,成为⽇常⽣活的⼀部分,致⼒于打造⼀个汇聚新⼀代⻘年艺术家的集体。
目前,和光由“全覆盖小组”、“半覆盖小组”、“⽩底小组”、“透明底小组”构成,每个小组由多个艺术家⼯作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