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之:心与斯人之徒,笔托文野之间
更新时间:2025-07-09 16:10 浏览量:2
齐白石先生像
锺正山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原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曾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会长)
志伟的国画作品,尤其是水墨人物画,人物造型准确,笔墨虚实对比强烈,在线条上充分发挥出他的书法功底,富有很强的节奏韵律感。他的水墨人物画,或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题材入画,或以古人诗词意境入画,或者表现日常的市井或家庭生活,用笔洗练、形象生动传神。他的画作,一方面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注重画面的笔墨美,在黑白、浓淡、干湿、虚实等因素的对比中,展现中国水墨画的独特美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黄宾虹先生像
韩子勇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海茫茫,萍水也。识若不识,不识若识。明明灭灭,蜻蜓点水。
熳之博士毕业时,范曾先生嘱我看展。画展是更加细浅短暂的小萍水,但我从此记住他的画、他这人。之后熳之到云南工作,朵朵微信云图,洒落人性和藝術的甘露,让我对他有更多了解。熳之画人物,无不像,皆有神,笔墨生动凝神,简约宏阔,不可抹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勤于读书,热爱生活,诚恳纯朴,心静生慧,不染流俗。
萍水亦有踪,苍海可留痕,彩云之南有熳之。鲸影多潜于偏远辽阔、人烟罕至的海域,愿云南壮丽多姿的山水人文,给他更多自由的生长、不羁的创造和清凉的沉思。
陈寅恪先生像
刘波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
熳之兄在学术艺术上敏求锐进,上下追索。从古圣先贤思想溯源,又能在中西各门类艺术中博收鲸饮,视野既宽,立意乃高。故无论书法,无论绘画,皆能取精用宏,左右逢源。近年特于写真高士,多所用心。画内基础功夫既已夯实,造型取象,放笔直入,惟妙惟肖。又因其文史根底,于先贤辞章能深会其意,化而为笔墨,乃得形神兼备,
陈寅恪先生像2
吴国宝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美术馆学术研究部)
写意者,写形肖状,发其精神意气之谓也。意有大小,尤以大写为难。言"写意"而不言"画意"者,盖言绘事重“书写",六法首言“气韵",唯能“书写"方可至“生动"之境,方能得"骨法用笔"。 熳之兄擅书,其书之厚得之于碑,其书之逸得之于帖。以厚逸之笔入画,故其画能沉着放达,恣性任情,诚为不易。熳之兄山水、人物、花鸟咸能,尤以人物为最倾心。凡史之君子贤士,淑女名媛,甚或市井百姓皆能形神兼得。熳之兄兼擅诗,其画又得诗家法,有"温柔敦厚"之旨,从不作"怪力乱神"。 其于艺尚“拙逸"。拙者,大巧也。逸者,天机也。拙而能逸,逸而返拙,去浮华,崇真朴,此等境亦熳之兄之所追逐也!观其书、其诗、其画、其文,概莫能外!
林徽因先生像
苏国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
我与熳之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读博期间的同学,我们课后之余经常一起交流。每次交流中,熳之兄谈及论文与艺术,总能谈及要核,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一语中的,令我受益匪浅。熳之兄生性朴厚,平时少语。但对于他艺术或学术中关心的问题,他便非常健谈。其思维清晰、敏捷,逻辑严谨,语言慷慨激昂,富于激情,这主要源于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熳之兄修养全面,通诗文,善书、画。其绘画主攻人物,作品《蒋兆和先生像》《李学勤先生像》等意笔肖像作品,皆以意笔勾线,辅以皴擦、渲染,其作品中的笔、墨,随性笔笔生发,少了些华丽与潇洒,多了质朴与厚重,一切都来的自然而生动,画面寥寥数笔,形神兼备。这体现出他敏锐的观察与超强的艺术表达能力。
道韫诗思
【精选作品】
余光中先生像
杨荫浏先生像
周汝昌先生像
鲁迅先生像
吴昌硕先生像
齐白石先生像
傅雷先生像
蒋兆和先生像
石鲁先生像
王国维先生像
金岳霖先生像
梁漱溟先生像
陈熳之
本名陈志伟,字熳之、漫之,别号裕堂。1978年生,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人。自幼随父亲学画,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同时师从书法家、诗人赵逢明先生。2003年大学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工作之余潜心读书并专注于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2011年起师从马来西亚华人教育家、艺术家锺正山先生。2016年至2019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诗学画论与美术史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范曾先生。现就职于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致力于艺术、美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