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光——深圳当代女画家作品观摩展在深圳画院举行
更新时间:2025-03-12 11:09 浏览量:12
3月9日下午,由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指导,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宝安区女画家协会承办的“心光——深圳当代女画家作品观摩展(第二回)”观摩仪式在深圳画院美术馆举行。
活动现场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金琇,深圳市文联组联部副主任、三级调研员杨启慧,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宝安区文联主席叶慧明,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陆声设,宝安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阎敏,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主任梁冰,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宝安区女画家协会会长、策展人颜晓萍,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策划推广部主任任四四,参展艺术家易南萍、张玉馨、赵睿、徐艳华、王笛、杨春雪、柳小敏、张玉霄、詹子慧,宝安区女画家协会艺委会委员石文、邓瑛、朱燕微、周蓉、陈泽华、陈翠萍、王敏凤、魏琴艳、伍菊英、文静、林婧、阎晴、梁彦、胡广婕、杨静、徐伟鑫、廖秋华以及戴钰、巴黎、杜红宇、陈文、李秀玲等深圳艺术家出席了观摩仪式。深圳市宝安区女画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耿瑾主持仪式。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致辞
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宝安区女画家协会会长、策展人颜晓萍致辞
“心光——深圳当代女画家作品观摩展”共展出金琇、杨启慧、汪田霖、易南萍、张玉馨、杨春雪、徐艳华、张云霄、赵睿、王笛、柳小敏、詹子慧等13位深圳市女画家21幅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水彩、岩彩、工笔、综合材料、装饰画等艺术形式。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金琇,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宝安区文联主席叶慧明,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陆声设,宝安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阎敏为参展画家颁发证书
嘉宾合影
展览观摩现场
参展艺术家简介及展览作品
金琇《绿舞》水彩 26cm×38cm
当我们登临山顶总会欢呼雀跃,画者尝试借用油画的技法,以比较自由恣意的笔触,层叠的颜色来刻画眼前脚下的小树草地山坡,表达登山者的欢快灵动。
——金琇
杨启慧《静静的蓝》 油画 70.5cm×90.5cm 2020年
《静静的蓝》源于我对大海的深爱,对“静默的丰盈”这一美学命题的思考。我尝试用水平线切割出留白的天际,让海面像被熨烫过的丝绸般延伸至画布边缘,蓝灰色调在浸润中自然晕染,层涂的颜料叠出海水透明的厚度,点染的笔触表现波光粼粼,像散落的诗韵标点,为安静的画面注入呼吸的韵律。画面刻意剔除所有具象符号,唯余色彩与光影自身的叙事。当观者的视线沿着水平线游走时,或许能听见颜料层下静水流深的潮声——那是未被描绘却无处不在的、大海的心跳频率。
——杨启慧
颜晓萍《那山…》岩彩 83cm×62cm
颜晓萍《冰山边哨》岩彩 58cm×86cm
研习岩彩是我拓展绘画语言实践的另一种体验和尝试,并对如何表现材料属性及材质美感有更深沉的体验,岩彩绘画创作的每一个步骤,其最终的呈现,让人有一种未知的惊喜。恰到好处的应用大地的土、沙、矿物色等材料去表意表情,能传达出一种沉静、雄浑、无华的朴灿之美。
——颜晓萍
汪田霖《夫妻》中国画 85cm×85cm
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装扮上也各具个性特色,本幅作品是由一对夫妻组成的肖像,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线条,利用有色肌理材料,来刻画繁华都市中的人物,通过他们迷茫的眼神和时尚的气息,反映出当代人的反叛与焦虑的心理这一现代性困境。
——汪田霖
易南萍《花开四季一春黄》 综合版画 96cm×69cm
易南萍《花开四季一冬青》 综合版画 96cm×69cm
深圳是一个四季花开,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和变化的神秘之都。庆幸自己生长在这国顺民強的古老文明国度,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开放,现代,时尚的滨海之城。在这里有幸结识了众多的优秀同仁,她们聪明智慧,善良又独立,坚韧又自信,更是优雅美丽又时尚,充满现代女性的魅力!这激发了我多年来绘制“时尚丽人”系列作品的欲望,也是我一直以来以她为创作主题的动力。希望自己再努力,保持这份热情,更敏锐欣赏,观察体验,更好的表现这时代的美好和同伴们的美丽世界。
——易南萍
张玉馨《丹岩换域》岩彩 100cm×100cm
张玉馨《金沙流韵》岩彩 100cm×100cm
当我拿起画笔对着画布,想着西域那片自然奇观时,好像又踏上了西域沙漠之上,那里绚丽的色彩、阳光的强烈、日出日落的变幻、山脉的明暗变化等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这里承载着千年丝路风华。我这两幅画都是以金黄色、褐红色为主调,因金黄色、褐红色是西域少数民族心中神圣的色彩,这里虽没有植被的繁茂、没有流水的灵动,却以最纯粹的姿态展现着力量与坚韧,在单调中蕴含着无尽变化,让我领悟到简单也是一种极最之美。西域风光是大自然之美历史文化完美的交融,美好的令人心醉神迷,每一眼都能直击心灵深处。这次这两幅画是我们祖国西域大好河山美丽一角的再线,在描绘这两幅画时我满心都是对那片土地的震撼,心中感触融入这一方小小的画布之上。这次画西域风光就像是与它提前来了一场心灵对话,当画笔触碰到画布之时,我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天地,满心都是宁静与沉醉,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让更多人感受到西域的独特魅力。
——张玉馨
杨春雪《阿里姑娘》油画 80cm×60cm 2018年
杨春雪《布鲁亚特盛装》油画 150cm×80cm 2022年
凝视与对话:生命本真的艺术探寻
这两幅写实肖像创作于我十余年教学间隙的采风途中。《布里亚特盛装》以刀痕般的皱纹镌刻着草原民族的时光史诗,那双凝视远方的眼眸里,沉淀着游牧文明最后的倔强。《阿里姑娘》高原红晕下的澄澈目光,如同穿透云层的初阳,以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纯粹,诉说着生命原初的蓬勃力量。在深圳这座当代艺术交汇地,我始终执着于用画笔构建不同文明间的精神对话。获奖殊荣是对我坚守写实道路的肯定,更提醒着艺术工作者:唯有深入人性的褶皱,方能触摸时代脉搏的真实温度。
——杨春雪
徐艳华《冬之韵一》 中国画 42cm×47cm
徐艳华《冬之韵二》 中国画 42cm×47cm
我沉浸于汉山冬日山林的静谧之美。挺拔树林裹着白雪,如卫士身着白披风,树枝积雪蓬松摇曳,尽显冬日温柔。笔直或倾斜的树干,仿佛是大自然的筋骨,撑起这片冰雪世界。林间那几处淡蓝与赭红,如灵动音符,打破了单调。我用画笔捕捉这瞬间,想让观者透过画面,感受冬日山林的空灵与深邃,在喧嚣中寻得内心的宁静。
落雪时节走进汉山山林,那纯净雪景触动心弦,遂有了这幅画。笔下,雪覆树木,深浅蓝与白交织,似凝固的冬日乐章。残留红叶点缀其间,于清冷中添了几分热烈。蜿蜒小路似记忆线索,通向远处小屋,那是温暖的象征。创作时,我以细腻笔触勾勒雪景层次,用色彩传递情感,想把这份冬日的宁静与生机,封存在画中,让观者也能感受到自然给予的治愈与力量 。
——徐艳华
张云霄《小蜜蜂》漆艺装置 120cm×120cm 2022年
张云霄《小蜜蜂系列组画》水彩 21.8cm×33cm 2013年
《小蜜蜂》系列组画的创作思路:作品用漆画装置及3D打印的多元性艺术语言,表现“蜜蜂精神”是蜜蜂在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面前,能够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的法宝。“像蜜蜂一样勤奋”,不仅是对“蜜蜂精神”的认同和肯定,更是对“蜜蜂精神”的赞许和借鉴。每一只小蜜蜂都有一个不变的目标:做简单的事,也是一种坚持。
——张云霄
赵睿《大堂巷7号》 综合材料 90cm×90cm
赵睿《洞见时光》中国画 100cm×100cm
本次展出的作品,虽是关于两个主题的创作,但却又渗透着近些年来同一种情感的表达,即对于时光、流年的致敬,亦是面对文化长河中历史共性的感悟与凝思。《大堂巷7号》源于澳门历史老城区 “卢家大屋”的直观感受,在这所“南洋风格”多元文化杂糅的老宅里,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与惆怅,沧海桑田,历史更迭、人生多变…
《洞见时光》灵感来自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碎片化记忆,残破与细腻相互交缠;我试图去感受那份时光侵蚀了物质的完整,却无法褪去的繁华。如历史的伤痕,斑驳却不又不失优雅。
——赵睿
王笛《女孩系列1》 综合材料绘画 120cm×80cm
王笛《律动系列1》综合材料绘画 75cm×60cm
作品《律动系列1》,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中音乐、机械、身体等的律动,将“动态节奏感”转化为平面艺术表达,运用简洁的符号性语言和色彩对比,让画面形成有节奏感的律动,整幅画面传达给人欢快、活泼的情绪。
作品《混沌的另一面》,创作来源于“混沌”的联想,是宇宙诞生之前无序的、随机的状态,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无序的、随机的色彩来表达对“混沌”的想象,打破人们对宇宙的固有印象黑、蓝色调,作者选择了以黄色为主的暖色调来表现另外一面,画面用色很多,但众多颜色中既有“对比”也有“统一”。
——王笛
柳小敏《荷塘鹭影》中国画 69cm×69cm 2024年
柳小敏《守望家园》中国画 69cm×69cm 2024年
作品创作源于晨雾初散的清早,我徜徉在榕江之滨,远听晨练之鼓乐,近观鹭鸟翔集。成群结队的白鹭,或携枝筑巢,或在水中怡然漫步,或嬉戏翩跹,它们飘逸的身姿不仅为城市增添了如许灵动的气息,更从一个侧面凸显出揭阳生态环境的宜人宜居。近年来,家乡水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见成效。白鹭戏绿水,与荷花相映入眼帘,现代美感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景。
——柳小敏
詹子慧《春繁》中国画 93cm×96cm 2023年
詹子慧《谧林》中国画 125cm×100cm 2020年
作品《谧林》创作于2020年,画面氛围宁静,画中人物若有所思,意境悠远;2023年的作品《春繁》画面装饰感强,像一首是对生命活力的颂歌,两个不同时期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上的不断探索。两幅作品均以工笔重彩的形式创作,笔触细腻、色彩和谐,画面带有一定的超现实元素,让观者仿佛踏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自然世界,营造出一种诗意浪漫超越现实的氛围。
——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