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2025)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在韩国美术馆开幕,龚群卫受邀参加本次艺术展
更新时间:2025-07-09 19:05 浏览量:1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韩两国书法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5年6月25日,第四届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在韩国首尔·仁寺洞韩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韩国墨阵会联合主办,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北京艺都墨香书画院承办,北京市海淀区文艺两新协会、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市场报联合协办。
韩国墨阵会名誉会长林钟铉致欢迎词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楠致词
开幕式嘉宾:国际书艺家协会会长郑道准,韩国墨阵会名誉会长林钟铉、会长姜升日,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楠,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特聘研究员、韩国书法艺术院院长叶欣,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徐平贵,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校长李永彻,韩国书艺术协会理事长李锺宣,韩国篆刻学会理事长黄宝根,韩国书艺学术研究会事务局长孙昌洛,韩国书学会理事长李殷卨,韩国学院总联合会书艺会长金辰荣,韩国靑年书团会长崔载锡,大韩民国美术大展招待作家、在中韩人美术协会副会长崔丁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德阳市江奎艺术博物馆馆长江绪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宿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戴振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利江,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朝韩分会副会长郝建民,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兰溪餐饮集团董事长陈瑞宁,中国书法家参展代表、韩国参展书法家代表以及韩国有关嘉宾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国际书艺家协会会长郑道准致词
开幕式上,韩国墨阵会名誉会长林钟铉、韩国墨阵会会长姜生日、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楠、国际书艺家协会会长郑道准、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校长李永彻等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表示此次交流活动是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艺术因互鉴而换发新机,文明因交融而生生不息,希望通过书法艺术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文化艺术的共同发展。
墨阵会会长姜生日致辞
此次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邀请了众多知名书法家参展,展出中国特邀名家郑晓华先生的佳作,中国书协理事刘俊京及活跃在当今书坛的著名书法家叶欣、李德哲、张琳、赵勇、毛晓春、江绪奎、戴振军、陈利江、张春晓、仝传刚、杨传坤、周德立、罗静、郝建民、张忠义、何颖和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及会员代表陶箭、成健朗、周玉杰 、邓洪玉、刘建格、陶常欣、李阳、戴晓蓓、刘明华、陈瑞宁、尚廷德、毛醚、罗志华、杨伟新、秦邦杰 、刘宗孝、徐秉坤、龚群卫、龚领、王文忠、杨晨曦以及林钟铉、姜升日为代表的韩国书法家作品共计90余幅,涵盖了书法、篆刻等多门类。展览作品雄浑苍劲,或清雅隽永,既有对传统经典的深入传承,又有守正创新的时代表达,尽显东方艺术的多元魅力,受到韩国书法同道和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充分展示了中韩两国书法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校长李永彻致辞
此次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的举办,加深了中韩书法家们的友谊,为两国书画家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对于促进中韩文化交流,加强中韩两国人民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有关书法家龚群卫的相关介绍:
龚群卫,四川眉山,号瓦屋山人、一真堂,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东方研究会特邀艺术顾问。国家一级书法师。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
1989年服役于武警北京部队,自幼在家乡和部队研习晋唐书法,40年笔耕不辍,曾多次参加所在部队及其他单位举办的全国大型书画展览。
2023年12月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北京大兴机场大屏展播。2023年12月29日应邀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出席《新时代书画名家展》。
2024年3月27日应邀《中国~多米尼克建交20周年书画艺术展》作品参展。
2024年7月25日参加联合国经济社会部法中文化交流促进中心北京奥林匹克俱乐部主办的《法国巴黎奥运国际艺术交流展》特授予“奥林匹克文化贡献奖”“咏梅”作品被评为优秀杰出金奖作品。
2024年8月21日应邀革故鼎新第59届新加坡国庆美展暨亚太艺术交流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新加坡大会堂展出。2024年10月19日纪念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30周年书法展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国际饭店作品展出,并收录在《纪念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30周年书法展作品集》中。
2024年11月24日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艺术展》作品受邀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上海厅展出。
龚群卫的行书用笔方圆相间,互相佐之,书作整体表现出遒劲和平。其书字体线条流畅,运笔转折处多是圆中具方,而方折的用笔又使字圆润处风骨凸显,可谓藏、露兼具,方圆浑成,字态万千,体现出一种刚柔兼济的美感。他用笔贵在锋,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起笔时虽常用中锋,但在有些字上往往侧锋直入,使字体显得苍劲而柔媚,线条匀称且挺拔。如他的书作《沁园春·雪》非字字中锋,而采用中锋取劲,侧锋取势的方式,提按分明,显得字态多变,堪称行书上品。如《满江红·写怀》在章法上该作品行、草交错其间,给人视觉上的差异感。在书写时其情感丰富,下笔意趣繁多,充满了曲折跌宕的艺术渗透力。其行书平正透着欹侧,行到情绪高昂处,行书速度逐渐加快,沧浪奔放之意喷涌而出,更添草书的放纵之气,而笔势也更加的苍劲。他注重字与字之间的“笔断意连”,即“精神团结,神不外散”,让整幅行书作品气脉贯通,挣脱了纵向行书的方正之感,让作品更添几分平正奇险的效果。
龚群卫的行书作品之所以取得较高的美学成就,一是得益于他长年累月的“刷字”,二是得益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尚意”“尚趣”的美学风尚。在他的行书作品中,有着龚群卫长久的书法实践,总能看到其中饱含的思想感情,肆意挥毫的每一个汉字之间,是他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体现。龚群卫不带任何功利性的想法,让其行书作品更纯粹、更动人,也拥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和更好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其行书作品的美学效果。
单国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鉴定专家)
参展作品
活动现场掠影
展览活动期间,中方艺术家代表团走访考察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实地参观文物藏品与民俗展陈,直观把握韩国文化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传承,深入感知其历史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