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高发!五类电信网络诈骗需警惕
更新时间:2025-07-10 01:36 浏览量:4
假期模式即将开启,电信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连日来,我市各金融机构通过往年发生的典型案例,提醒人们暑期网络诈骗频发,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兼职刷单类诈骗
学生群体易中招
暑期是学生兼职高峰期,不少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易陷入兼职刷单诈骗陷阱。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渠道发布虚假兼职广告,以“轻松赚钱”“高薪兼职”吸引关注,诱导受害人入群。先发放小额佣金骗取信任,再诱导下载涉诈APP做“大任务”,最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
案例:
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出行高峰藏风险
暑期群众出行增多,机票退改签诈骗频发。诈骗分子非法获取购票信息后,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飞机故障、航班延迟为由,主动提出退款、理赔或改签服务,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实施诈骗。他们先准确说出购票信息骗取信任,再引导点击链接查询“航班信息”,抛出赔偿诱饵,最后要求下载涉诈APP或登录虚假网站,以“转账激活账户”等为由转账。
案例:翟某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电话,称航班延误可理赔,在对方指引下下载聊天软件进行视频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结果银行卡内钱被分3次转走。
演唱会门票类诈骗
急切购票易受骗
暑期是演唱会高峰期,部分群众因购买演唱会门票被诈骗。诈骗分子利用歌迷急切购票心理,在社交或二手交易平台发布虚假门票信息,以“中介费”“保证金”为由要求转账。他们先寻找目标,发布虚假信息吸引买主;再虚构交易,要求添加好友并收取定金或票款;最后实施诈骗,收到票款后失联或以各种理由诱导点击链接、下载涉诈APP。
案例:
网络游戏类诈骗
青少年群体成重点
这类诈骗暑期高发,受害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诈骗分子在游戏社交平台寻找目标,引导进入虚假交易平台或钓鱼网站,以资金冻结或操作失效等为由诱导转账。他们先寻找目标,发布买卖信息吸引买主;再骗取信任,引导到指定平台模拟真实交易流程;最后实施诈骗,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大学生梁某挂卖游戏账号时,按对方要求在指定平台交易,提现时显示账号异常被冻结,充值2万元后才发现被骗。
教育机构退费类诈骗
伪造文件设陷阱
暑期此类诈骗高发,诈骗分子伪造机构退费官方文件,以快递信函、群发短信等形式发送给受害者,诱导添加虚假客服,引导在虚假平台操作退费或转账。他们先发送信息,伪造“退费公告”;再骗取信任,安排“托儿”发布虚假截图和聊天记录;最后实施诈骗,以各种理由引导进入虚假平台。
案例:
提醒广大市民,暑期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全媒体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