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诗性叙事》黄琳珺艺术展

更新时间:2025-03-12 11:53  浏览量:7

兰艺术荣幸地宣布:《诗性叙事》黄琳珺艺术展,即将于3月8日在兰艺术空间开启!本次展览由李国华担任学术主持,罗文涛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黄琳珺的近作近二十件,敬请期待!

数字时代的情感叙事

——观黄琳珺的绘画作品

文\李国华

艳丽的色彩、肆意的笔触、饱满的情绪,是我观看到黄琳珺绘画后的最初感受。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示出艺术家对直觉和情绪,以及手工性的重视。虽然当下,有不少人对于绘画的手工技艺产生了质疑,在他们看来,这样古老的绘画方式,与今天的高科技、观念艺术的发展,相去甚远。但事实上,艺术并不存在一条完全的“进步论”,艺术家通过手来完成大脑的思考,在当下仍然是最为普遍的方式。黄琳珺就用绘画证明了,手仍然是表达情绪的最佳通道之一,尤其是那些充满波动、高低起伏,与内心高度紧密相连的生命感受。它们没有观念艺术在思考中的层层推进,也没有科技艺术显得新颖、时髦,但高度真诚、感性与尊重直觉,是这个被信息、技术和语言不断包装、修饰的世界中,难能可贵的精神净土。当然,这并不表示艺术家受到的训练和知识储存,是简单和容易的。事实上,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黄琳珺,在艺术基因中一直埋藏着双重线索:视觉设计的理性秩序与水墨的感性书写。这源于她受教育的背景,也造就了她艺术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她往往以水墨的东方哲思为基底,以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为源头,借西方油画的色彩张力,在具象与抽象、理性与非理性的角力中,构造出充满矛盾与诗意的视觉。这形成了她油画创作的基本面貌,也展现了她作为个体对当下集体命运困境的关心——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年轻新一代对存在、自由与时间性的最新叩问。

而跨界知识背景,也使得她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一些“矛盾美学”,例如在“芳菲尽”系列中,她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意境解构为色块与笔触的交响:花瓣如火焰般灼烧于画面,枝干以书法性线条肆意延伸,古典的“虚实相生”被转化为现代性的色彩爆炸。白居易诗句中“芳菲尽”的凋零意象,在她笔下却成为青春永恒的狂欢——浓烈的粉红与靛蓝碰撞,既是对古典美学的叛逆,也是对生命易逝的浪漫抵抗,并展现青春虽然短暂,但是青春的记忆更持久;跨媒介的视觉融合更显见于“浪”系列。高饱和度的蓝绿色调如潮水般席卷画面,笔触兼具水墨的流动性与油料的厚重感。浪的形态既非传统水墨的线性勾勒,亦非西方表现主义的情绪宣泄,而是以“无序中的秩序”模拟时代浪潮的压迫与个体的挣扎。在她的笔下,那些翻滚的浪峰也被解构为几何化的碎片,仿佛数字化时代的焦虑被具象化为色彩的漩涡,而画面边缘若隐若现的留白,又为观者保留了喘息与希望的空间。这种“破坏性建构”正是黄琳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回应——她拒绝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让冲突本身成为美学的主体。

黄琳珺作品《栖息地》8尺寸100X65CM 2025年

黄琳珺的作品也始终贯穿着对生命状态的哲学追问。“栖息地”系列以超现实的丛林场景为载体,将现代社会的情感困境转化为视觉寓言。那些丛林植物、兔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橙色,紫色,绿色,红色,构成了一个旺盛生长的植物世界,而画面中高饱和的荧光色与阴郁的深绿形成强烈反差,也象征了人类的消费主义与自然本真的裂痕;兔子的凝视直指观者,其僵直的姿态暗示着个体在信息洪流中的失语。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未采用传统象征主义的隐喻手法,而是通过色彩的“失控”与构图的“失衡”直接传递情绪——丛林枝叶以近乎暴烈的笔触交错,形成视觉上的窒息感,这种表现方式与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对历史创伤的碎片化处理异曲同工。

而在“独乐园”系列中,黄琳珺的叙事视角从宏观困境转向微观解放。画面中的女性形象被抽象为色块与线条的舞蹈,肢体舒展于迷离的光影中,乱中有序的笔触捕捉到瞬间的自由状态。人物轮廓消融于背景,暗示着身体与精神的边界瓦解。这种对“乐园”的诠释,既不同于古典乌托邦的完满想象,也区别于女性主义艺术常见的对抗姿态,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解压式狂欢——自由不再是需要争夺的战场,而是个体在私密空间中自洽的存在方式。当然,黄琳珺的绘画中,也有对宏观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她对时间的辩证性思考,因为生命总是与时间相连的。例如“趣途”和“芳菲尽”。“趣途”以山水为母题,却颠覆了传统文人画的出世情怀。在这个系列中,有时峡谷与云海被艺术家简化为色层叠加的抽象景观,靛蓝与赭石的碰撞仿佛地质运动的切片,暗示自然超越人类时间尺度的永恒性。而“芳菲尽”系列则通过桃花、春树等意象,将个人青春记忆升华为集体文化符号。每一笔触都饱含颜料的堆积感,如同将盛放的瞬间凝固为永恒的纪念碑——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惜春”诗学的当代转译,亦是对AI时代瞬时文化的抵抗。

黄琳珺作品《趣途-涓涓》NO1尺寸70X60CM 2024年

总而言之,黄琳珺的创作是一场针对当代情感结构的考古发掘。她以色彩为铲,笔触为刷,层层剥离表象,显露当代社会中隐秘的精神褶皱——那些未被算法量化的彷徨、未被社交媒介表演的孤独、未被成功学裹挟的脆弱。她的创作不仅在于美学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她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在东西方美学的裂缝处,在理性与感性的交战地带,艺术依然可以成为重建主体性的方舟。当我们回望她的创作轨迹,会发现这些作品,恰似一部动态的情感史诗,记录了个体与时代互为镜像的成长历程,她以个体经验回应集体困境,以视觉语言构建精神共鸣。并且,在当代艺术日益趋向观念化与科技化的今天,黄琳珺坚持用颜料与画布的原始对话,证明绘画依然是最诚实的灵魂显影术——每一抹色彩的震颤,都是这个时代未曾说尽的潜台词!

艺术家简介

黄琳珺

1991年生于重庆,201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中国画专业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重庆。

个展:寻画廊 山西(2023)

叠奏的光色--张琳、黄琳珺双个展(2024)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

近年作品展出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2024);中华艺术宫, 上海(2024);重庆当代美术馆, 重庆(2024);南通美术馆,江苏(2024);诚信女子大学美术馆,首尔(2023);中华艺术宫, 上海(2023);刘海粟美术馆,上海(2023);树美术馆,重庆(2023);贵州美术馆,贵州(2023);重庆当代美术馆, 重庆(2022);知山画廊,重庆(2022);上海崇明美术馆,上海(2021);太原美术馆,山西(2020)等机构。

收藏:宁夏美术馆 拍卖:南京经典拍卖

《诗性叙事》黄琳珺艺术展

学术主持:李国华

策展人: 罗文涛

出品: 兰艺术

展期:2025年3月8日—2025年4月6日

展览开幕:3月8日(周六)15: 00

开放时间

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14:00­—17:30

周六/周日 14:00­—18:00

成都麓镇新雨街26栋附211/311号兰艺术

兰艺术 LANART滋养于成都丰厚的艺术土壤,致力于发掘优秀青年艺术家和展示优秀艺术作品的平台。从2019年至今 ,发起《FFA青年计划》(系列展览),FFA 源自英文 find the future artists(发现未来之星), 面向全国,发掘优秀青年艺术家,研究西南青年艺术生态,梳理出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品味。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