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交融: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十一幅书法艺术探赜
更新时间:2025-07-10 16:49 浏览量:2
李宗瀚以金石学涵养入书,十一幅墨迹尽显"以碑化帖"的独特境界。其行书骨力洞达,篆隶古拙醇厚,既承汉魏碑版之雄强,又融晋唐帖学之韵致。洒金笺上笔墨酣畅,题跋间学人风骨凛然。此番品鉴,可见清代学者书家如何以学术底蕴重构笔墨语言,在金石与翰墨间找到完美平衡。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李宗翰书法作品。
李宗瀚(1768-1831),清金石学家、藏书家,字公博,号春湖,祖籍临川,原籍桂林。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任内秉公识才,曾提携魏源。博涉群书,嗜金石,藏 “临川四宝” 等名拓,建 “柘园” 藏书画。工行楷,继张照、王澍而三。著有《檆湖酬唱诗略》等,1831 年因父丧悲逝。
李宗瀚书法以行、楷见长,师法王羲之、虞世南,笔力内含清刚之气,风格平矜释躁、雅步雍华,时人赞为继张照、王澍之后的佼佼者,尽显深厚功底与文人风骨。
代表作品有:《行书四条屏》《行书张旭春游值雨轴》《行书诗话立轴》《草书临王羲之书法四屏》《楷书八言联》等。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四条屏》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四条屏》洒金笺行书,纵120.8厘米横27.7厘米4屏,上海博物馆藏。款识:书应荫甫五兄先生雅属。李宗瀚。钤印:宗瀚印信(朱文)、李氏公播(白文)。此作其用笔流畅自然,结体严谨端庄,体现了李宗瀚行书的典型风格。
释文: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每吟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间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造意之妙,直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脱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张旭春游值雨轴》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张旭春游值雨轴》纸本,行书,纵115.8厘米横25.5厘米,江苏省美术馆藏。款识:仰之大兄先生雅属。北溟李宗瀚。钤印:宗瀚(朱文)、临川李氏(白文)。此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风格,笔画之间充满了灵动之气。
释文: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风林岁月扇面》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风林岁月扇面》其行书兼具王羲之、虞世南笔意,清刚雅正,尽显其 “继张照、王澍而三” 的书法功力。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正秋公立轴》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正秋公立轴》属其擅长的行书作品,承王羲之、虞世南笔法,含清刚气,风格雍华,体现其 "继张照、王澍而三" 的艺术地位。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草书临王羲之书法四屏》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草书临王羲之书法四屏》纸本,四屏。展现了李宗瀚对王羲之草书的深刻理解和精湛临摹技艺,在临摹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笔意和风格,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释文:1.秋中感怀,异雨冷,足下各可耳,胛风遂欲成患,甚忧之,力知问,羲之顿首.宗瀚。钤印:宗瀚印信(朱)文学侍从之臣。(朱)。
释文:2.是月也。景风司至,星火殷宵。伯赵鸣而载阴,爽鸠习而扬武。时可以升高远望,可以出宿饯行.临川李宗瀚。钤印:宗瀚印信。(朱)李氏公博(白)。
释文:3.知足下散势小差,此慰无以为喻,云气力故尔。复以胡怛,想散患得差,余当以渐消息耳。宗瀚。钤印:宗瀚印信(朱)。
释文:4.羲之白,奉告慰。反侧,伏想比安和,伯熊过,见之悲酸,大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白以具…宗瀚。钤印:宗瀚印信。(朱)。
签条:李公博纸本行书屏(一~四)。甲子冬。月,戴山刘侗题。鉴藏印:荆门王氏珍藏(白、四次)文心审定(朱、四次)蒙泉书屋收藏金石书画之章(朱、四次)。说明:王文心旧藏。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古诗四屏》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古诗四屏》1823年作,钤 “北溟父(白)”“李宗瀚(朱)” 印。签条署 “青莲堂藏” 等,有 “莲舫” 等鉴藏印,徐士芬上款。此作为清代金石学代表书迹,体现李氏融合碑帖的独特书风。
释文:贺逢圣为相,致乡亲戚友书中云:据今日耳目所及,岂不谓逢圣阁员矣!乃逢圣固自有根本......咸载于心,然后举而行之,我之所有,既不可夺,而我之所无,又取于人,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后之也。款识:惺庵贤契属书。道光癸未岁三月上巳后二日,临川李中瀚。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楷书八言联》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楷书八言联》对联,纸本。款识:见峯大兄大人雅鉴,春湖弟李宗瀚。钤印:宗瀚印信(朱) 李氏公博(白) 静娱室(白)。其楷书结体规整,笔画刚劲有力,体现出一种端庄大气之美。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立轴》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立轴》纵112厘米横3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录晁季一访杜子师未遇诗:"草堂不见浣溪老,折得青松度水归",款署"敬轩先生属 北溟李宗翰",体现其融合碑帖的文人书风。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苏州云落立轴》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苏州云落立轴》展现清代碑学书风,笔力遒劲,结字疏朗。内容或录苏州云落景致,体现文人雅趣。此作融合金石气韵与帖学笔意,为李氏典型书风代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东坡题跋四屏》赏析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东坡题跋四屏》展现其融碑入帖的独特书风,笔力雄浑,结字疏朗。内容选录苏轼题跋,体现文人雅趣,为清代金石学书法典范之作。
释文: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揩, 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语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河南固忠臣,但有谮杀刘泊一事,使人怏怏。然余尝考其实,恐刘泊末年褊忿,实有伊、霍之语,非谮也。 若不然,马周明其无此语,太宗独诛泊而不问周,何哉?此殆天后朝许﹑李所诬,而史官不能辨也。 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今世称善草书,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 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清代金石学家李宗瀚《行书立轴》纵130厘米横62厘米,洒金花笺,款署"诚之二先生属 春湖李宗翰",钤"李宗翰印""北溟"二印,鉴藏印"蒋森书欣赏""上元实园蒋氏藏",体现其融碑入帖的文人书风。
细细品鉴李宗瀚十一幅作品,其书法艺术呈现出鲜明的"碑帖交融"特色。他以金石学家特有的苍劲笔法为根基,运笔方圆兼备,线条如锥画沙般富有质感。结字取法汉魏碑版之古拙,却巧妙融入二王帖学的流畅韵律,章法疏密有致,墨色枯润相生。尤其是洒金笺上的行书作品,既见《张猛龙碑》的峻拔骨力,又具米芾"八面出锋"的灵动,展现出清代学者书家特有的文雅气度。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李宗翰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