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软件职大“三下乡”实践团以“科技+艺术”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7-11 01:22 浏览量:1
当数字技术的微光遇见乡土中国的肌理,当艺术创想的笔触触碰乡村振兴的脉络,近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星火智绘,乡韵逐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专业智慧与实干担当,在湘潭县排头乡的田埂上、村舍间、河道旁,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乡村振兴答卷。
7月4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第二学术报告厅内掌声雷动。学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覃波的寄语“让专业所长对接乡村所需”为“三下乡”实践团注入精神动力。3天后,这支由智能建造学院与数字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组成的队伍奔赴湘潭县排头乡——这里既有隐山“八景”的千年文脉,也有黄荆坪“竹根椒”的红火产业,更有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的现代农业图景。
“现代农业要插上科技翅膀,乡村文旅需点亮创意火花。”在与排头乡政府的座谈会上,阳旭东乡长的介绍勾勒出发展轮廓:万亩优质稻已实现全程机械化,22家湘莲加工企业(其中9家规上企业)撑起乡域经济半壁江山;但“农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乡村旅游配套缺特色”的短板,也让他对青年力量充满期待。实践团当即回应:智能建造专业将聚焦农业设施升级,数字艺术团队主攻文旅IP打造,特色产业调研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一场“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为实践按下“启动键”。
从凌晨四点的星光到傍晚七点的晚霞,实践团的足迹遍布田间、村舍与河岸,用行动诠释“三下乡”的深刻内涵。
晨光里,黄荆坪辣椒2号示范基地已跃动着青春身影。成员们俯身田间,轻掐辣椒蒂,将夏日的“红火”收入竹筐,在农耕实践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晌午时分,队伍走村入户,用通俗语言普及肺结核防治知识,将健康关怀送到每一户;烈日下,他们扛着防溺水警示牌走向村口水库,挖坑、固定,让“珍爱生命请勿戏水”的提示成为守护安全的无声力量。
午后,一场一公里范围的巡河行动悄然展开。成员们沿河岸仔细巡查,记录河面漂浮物、植被长势、排污管道等细节至“巡河宝”应用;发现垃圾较多河段,便记下位置,计划后续彻底清理,守护河道清澈。
夕阳西下,辣椒基地外墙变身“天然画布”。艺术设计与智能建造专业学生联手,用投影仪投射图样、激光测距仪校准构图,在墙上勾勒出辣椒人、智能灌溉系统与古朴农舍交织的未来图景,引来村民驻足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