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淫、残暴、叔侄相残,只存在了27年的禽兽王朝却留下绝美艺术
更新时间:2025-03-12 12:38 浏览量:10
国祚二十七年,却有7位君主更迭,且每一位君主都以“荒淫无耻”而著称。
按理说这样的王朝根本没有任何存在感,却不想这个朝代凭借雕像与壁画在今日大放异彩。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为什么能够在艺术上获得如此成就呢?
《北齐校书图》
这个朝代就是北齐,其隶属于魏晋南北朝。
五胡乱华之后,西晋便亡了,司马睿在王导等人的辅佐下,在南方重新建立了东晋,而北方则成了胡人们的天下。
其中有这么一支胡人,名叫鲜卑,这个民族迅速统一了北方,建立了一个朝代——北魏。
北魏后来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东魏后来被权臣高欢把持,演变成了北齐,而西北则被宇文泰把持,演变成了北周。
南方此时此刻也在悄然发生着政权更迭,东晋之后,是宋齐梁陈。
似乎一切都在呼唤着英雄的出现,而英雄也即将在不久之后出生在北周一户杨姓人家,此是后话,咱们先来看一看北齐当前的状况。
高欢出身贫寒,身上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统,此时儒家的那一套规矩,在他们身上根本不起作用,什么纲常伦理,在他们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正值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而记录这段历史的朝代正是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隋朝,隋朝为了突显本朝的伟大,自然会将原来的事情的说得更加糟糕三分。
其实,北齐本身的糟糕程度,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权臣高欢的种种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他看上了皇后,就直接爬上皇后的床榻,看上某位王爷的妃子,就直接抢过来收为己用。
总之,凡他喜爱之物,必须据为己有。
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即使父亲死了,若是父亲留下的女人尚且年轻,他们照样可以拿过来继续享用。
汉朝时期,王昭君出塞,本来是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后又嫁给了他的儿子,这是胡人的规矩,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在中原王朝看来,这就是聚麀(音同油)之好。
这聚麀之好实在是骂人的话语,看看曹雪芹是如何说的: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这里批判的就是贾珍与贾蓉,父子二人共用一个女人——秦可卿。
曹公没有写得那么明显,但是早已点出了根本:擅风月,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红楼梦》被称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自然早就点出了这个道理。
北齐这个王朝的存在不过是再一次验证了曹公这个结论。
高欢不仅仅抢夺王公贵族的女人,而且连自己孩子的女人都不放过。
其去世之后,其长子高澄有过之而无不及,后高洋把他哥哥高澄杀死了,自己坐上了帝位。
起初,他还算励精图治,可是没过多久,骨子里的堕落基因便占据了上风,同样开始了其父亲的那一套,甚至比自己的父亲还要过分。
君占臣妻,兄抢弟妻都是惯常的操作,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自己兄弟的女人当做礼物送给某些臣子,如此操作,实为罕见。
在那个时代,女人根本没有什么地位,高洋十分宠爱薛嫔。
据历史记载,这位薛嫔长得貌美如花,但凡男人见了,脚步就像被胶水粘住似的,根本无法移动分毫。
大概就是因为其他男人在人群中多看了薛嫔几眼,高洋就认为她给自己戴了绿帽子。
不由分说地便扒干净薛嫔的衣服,抡起皮鞭就开始抽打,雪白的肌肤上瞬间多出一道道殷红的血痕。
薛嫔在求饶,他似乎仍旧不满足,还把其大腿骨卸下来做成琵琶,以此来警醒其他妃嫔,若是真有此类情况,严惩不贷。
这高洋还有一特殊癖好,喜欢当众露出隐私部分,而且丝毫不觉可耻。
按照史书记载,这高家人长相都较为俊朗,在当时都属于美男子,著名的兰陵王就是高家的一份子,其父亲就是那位被高洋杀人的高澄。
只是这些人精神不正常,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大概这个家族具有精神病遗传史。
(高洋墓葬壁画人物|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有人可能会说《陆贞传奇》里好像不是这么演的,那个高湛还算比较正常。
电视剧为了区分人物的好坏,总得对历史上某些人物做出一些改造,以符合个人价值观的表达。
网图
就像三国演义,罗贯中先生也没有完全参照历史,而是依据七分实、三分虚的标准进行了再度创造,一般人读这部小说都只是读读热闹,且看看鲁迅小说如何评价:
欲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欲描刘备之忠厚而近伪。
因此,那个年代绝对不适合普通人生存,而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那是一段思想极为开放的时代,魏晋风流延宕四方,无数士子沉浸山水之中。
那样一个乱世,为什么能产生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呢?
绝美的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化大爆发的一个酝酿期,民族大融合,山水诗出现,宗教蔓延到民间的角角落落,他们流窜四方,到处寻找有缘人。
渴望有人能用刻刀,或者笔端,将他们的美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
这种情况如同王维邂逅西北大漠壮丽的日落,那日落在西北大地存在了千年,从来没有人能够发现他的美,直到王维出现,挥毫写下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珍藏在河北博物馆的最美菩萨像就是一个例证,那样清秀端庄、俊逸潇洒的菩萨像,看到她的第一眼,你就会被她深深吸引。
心灵刹那间就会感知到一股清泉流过,心房里顽固的污垢开始松动,随着清泉的力量而被排出体外,身心为之一净,你会仔细端详着这尊世间最美的菩萨像。
(菩萨头像|拍摄于河北博物院)
在某些时间内,你会忘记自身的存在,忘记这尊菩萨是一尊雕像,而沉浸在神秘、美丽与震撼中,那是艺术与宗教联合之后产生的效果。
还有九原岗上的升天图,那飘逸的身姿,似乎要跃墙而出,而缺少的仅仅是天才画家的绝妙一笔,如同张僧繇笔下的龙,就差点睛之笔,一旦点睛,画像就会成真。
(“升天图”墓葬壁画|局部|拍摄于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以上仅仅是其中的一点,如同浩瀚大洋里的海水一滴。
为什么在当时会出现如此绝美的艺术?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时代,老百姓在什么时候会把精神寄托到宗教身上,生活最不幸福的时候。
宗教是什么?
是一种以幻制幻的法门,以许诺来生的幸福来抚慰今生的苦难。
那些慈眉善目的菩萨,那些飘逸潇洒的神仙,正在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他们渴望神仙们能现身来帮助自己一下。
(菩萨立像|北齐|青州博物馆)
宗教便在民间愈发地火热起来,对于那些士大夫而言,他们或者沉迷于道家的炼丹之中,或者沉迷于山水之中。
就连大书法王羲之都经常性食用五石散,可见当时的人类思考最多的就是生死问题。
王羲之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我国的文学艺术较西方而言,更早地走向了成熟。
因此,钱钟书先生在研究中国诗歌时谈到,中国的诗歌是早熟的。
钱钟书
而我国的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在唐朝时期便能达到高峰,
最主要是还是因为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准备得好。
不断更迭的怪事与苦难,如同一个个奇奇怪怪的轮回,让很多人更早地见识到了这个婆娑世界的真正面目。
躲进山水里的诗人,开始在山水之间书写情思与感悟,到了唐朝时期,山水之间便多出了王维的遐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就不再仅仅是水,云也不再仅仅是云,似乎成为了诗人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北齐居幽静寺塔坐佛像|河北博物院)
外国的诗人的诗歌与之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其诗歌、诗人与读者之间似乎就是泾渭分明的存在。
而中国的诗歌能让这三者达到水乳交融,用王国维的话来形容,就是:
“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而北齐作在壁画、雕像方向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上接北魏,下接盛唐,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过渡时期。
无数的艺术家在雕刻、作画时,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过不朽,他们或许只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愤怒,对未来美好的呼唤,却一不小心创造了不朽。
(娄叡墓“狩猎图”局部)
而这个不朽如同日出,正在渐渐上升,还有更加伟大的作品即将在盛唐出现,唐朝之后,敦煌莫高窟马上也要成为不朽的艺术。
参考资料:
[1]魏淑霞.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夏多民族交融及其特点[J].民族学论丛,2023,(03)
:29-39.DOI:10.16023/j.cnki.cn64-1016/c.2023.03.004.
[2]王芷冉.民族融合视域下魏晋南北朝壁画创作研究[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3,(06):96-98.
[3]徐涛,黄湑凡.基于时代背景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10-1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