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剑桥艺术史》13 :古希腊陶绘的黑像画法

更新时间:2025-07-11 01:33  浏览量:1

1、瓶绘艺术家将“讲故事”置于艺术表达核心,受荷马史诗生动叙事的挑战,力求绘画更具写实感与感染力。传统剪影法因人物重叠易致画面混乱,线条勾画在弧形壶面又显单薄,求真与求美的矛盾促使艺术家探索新技法。黑像画法的发明,正是为解决叙事场景中人物关系的清晰呈现问题,推动希腊陶绘从图案装饰向叙事艺术转型。

2、黑像画法的关键在于“剪影刻线”:先以黑漆绘制人物剪影,再用利器刻出轮廓与内部线条(如肌肉、衣褶),刮去漆层显露出陶胎的橘红色,形成线条对比。辅以白色与枣红色点缀细节(如衣饰、肤色),增强画面层次。但因白、红色料易褪色,现存黑绘陶器多仅存黑漆剪影与刻线,原有的色彩丰富度已大打折扣。

3、约公元前570—前560年,画师克莱提亚斯在“弗朗索瓦瓶”上展现黑像画法的里程碑成就。其作品《埃阿斯背负阿喀琉斯》通过刻线技法塑造强烈动感:埃阿斯撑身负重的肌肉张力、阿喀琉斯松弛下垂的肢体与垂落的头发,形成生与死的对比;阿喀琉斯紧闭的双眼与埃阿斯圆睁的哀恸眼神,强化悲剧情绪。刻线勾勒的膝盖肌肉,呼应其“快脚”特质,证明叙事与写实的结合。

图1-62 克莱提亚斯的黑像画:埃阿斯背着死去的阿喀琉斯,作于一陶缸(所谓“弗朗索瓦瓶”)的耳上,约公元前570—前560年,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

图1-63 图1-62未作刻线时的情形。

4、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黑绘大师埃塞吉亚斯将技法推向优雅极致。《埃阿斯与阿喀琉斯下棋》中,两位英雄屈身对弈的背部曲线与陶罐弧面完美贴合,细刻线表现的绣工斗篷增添质感。画面以矛与盾的线条引导视线至罐耳,盾的垂线延续罐身结构,使叙事场景与器皿造型形成有机整体,体现“装饰性叙事”的最高境界。

图1-64 埃塞吉亚斯制作并用黑像法绘制的陶罐,表现埃阿斯和阿喀琉斯正在下棋,约公元前540—前530年,高61厘米,梵蒂冈博物馆。

5、不知名画师对埃塞吉亚斯的模仿之作(图1-65)虽沿用主题与基本构图,却显露出明显差距:仅左侧英雄的矛与盾呼应瓶形,斗篷刺绣简化,人物不戴头盔致构图松散,画面被分割为独立几何形,失去原作中叙事与器形的和谐统一。这一对比凸显埃塞吉亚斯对“陶绘即器皿装饰”本质的深刻理解。

图1-65 黑像法绘制的陶罐,表现埃阿斯和阿喀琉斯正在下棋,约公元前530—前520年,高55厘米,H.L.皮尔斯基金,01.8037号,图片版权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所有。

6、黑像画法的核心矛盾始终在于“讲好故事”与“适配器形”。从克莱提亚斯通过刻线强化叙事细节,到埃塞吉亚斯以构图融合叙事与装饰,希腊艺术家不断平衡二者:既用刻线突破剪影的平面局限,表现人物动态与情感,又通过人物姿态、道具线条呼应陶罐的弧形曲面,使绘画成为器皿的有机延伸。

7、黑像画法兴盛于公元前6世纪,标志着希腊陶绘从“几何装饰”向“叙事艺术”的关键转折。其技法(刻线、分色)与艺术理念(叙事优先、器画合一)不仅影响同期瓶绘,更为后世红像画法奠定基础。艺术家通过署名(如克莱提亚斯)确立个体创作身份,使陶绘成为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的独立艺术形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