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
更新时间:2025-07-11 06:05 浏览量:1
天津市曲艺团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先生,于 2025 年 7 月 9 日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94 岁。曲艺界一颗璀璨之星就此陨落,广大观众与同行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杨少华出生于北京的贫苦人家,排行老四,而且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生活,不得不早早的为生计奔忙,他和母亲曾一起拣过废纸、煤核。13岁的时候,为了不挨饿,杨少华来到了西单鞋厂做学徒,鞋店边上有一间启明茶社,常宝华、常连安、于志德等著名曲艺艺人经常在这里登场献艺,这里成为了杨少华的相声启蒙课堂,他经常因为偷听相声而走神。后来杨少华离开鞋厂进入北京启明茶社打杂。之后,拜相声名家郭荣启为师,继续在茶社学相声,16岁开始登台演出。1951年,杨少华进入天津大明钢厂工作,因为擅长相声表演成为了工厂工会的文艺骨干。在一次给天津南开区曲艺团的穆祥林补台救场时,得到该团领导的赏识,后将其调入南开区曲艺团,自此,杨少华正式开始了相声演员的职业生涯。
在其漫长且辉煌的艺术生涯中,杨少华先生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作品与难忘瞬间。早期,他为马三立、马季、侯耀文等相声大师捧哏,虽为配角,却凭借扎实功底与默契配合,被赞为 “超级绿叶”。特殊时期,即便生活艰难,他也未曾放弃相声,在剧场、车站、码头四处奔波演出,广东演出时 “三翻四抖” 的经历,更是成为业内佳话。20 世纪 70 年代,调入天津市曲艺团后,他与马志明合作,共同演绎《戒烟》《地理图》《八扇屏》等经典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为相声艺术的传承贡献力量。
到了 90 年代,杨少华先生与赵伟洲搭档,迎来艺术生涯的又一高峰。他们合作的《枯木逢春》《危言耸听》《最佳顾客》等节目,广受赞誉。尤其是在《枯木逢春》中,杨少华先生开创性地运用 “蔫哏” 表演手法,这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玄机的表演方式,为相声表演注入全新活力,经不断打磨,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氏 “蔫哏艺术”,他也因此 “老来红”,声名远扬。
2002 年,杨少华先生涉足影视领域,在传统相声系列剧《笑口常开》中一人分饰两角,展现出精湛演技。同年,他与儿子杨议分别参加首届 CCTV “大红鹰” 杯全国电视相声大赛,杨少华先生荣获特殊贡献奖,杨议斩获一等奖。此后,父子二人携手合作,在相声与影视领域皆取得非凡成就。2003 年,他们凭借对口相声《肉烂在锅里》,荣获第二届 CCTV 相声大赛一等奖。2004 年起,杨少华先生与杨议主演的都市生活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剧热播,他饰演的杨丰年一角,以幽默诙谐、热心善良的天津老头形象深入人心,该剧不仅开创平面媒体拍摄现代津味电视剧的先河,还在多地创下超高收视率。
杨少华先生一生执着于相声艺术,为传承与发展相声事业鞠躬尽瘁。他多次登上央视春晚、元宵晚会等重要舞台,让更多观众领略到相声艺术的魅力。2018 年,他终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在小品《为您服务》中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同年,他与儿子杨议创办杨光相声社,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老百姓打造听得起相声的平台,为相声艺术培养众多后备人才。
生活中的杨少华先生,是一位慈祥、谦逊的长辈。他与妻子朱志英携手走过多年,育有五个儿子,家庭和睦幸福。他热心公益,多次为抗击 “非典”、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还担任消防大使,拍摄公益广告,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杨少华先生的离世,是相声界乃至整个文艺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经典作品,将成为永恒的艺术瑰宝,代代相传;他对相声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将激励无数后来者在艺术道路上奋勇前行。
杨少华先生千古,愿他在天堂继续用笑声传递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