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谈妥了?11国签字,印度态度十分罕见,特朗普彻底坐不住了
更新时间:2025-07-11 17:26 浏览量:1
据环球网消息,七月的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外海风微拂。一场牵动全球格局的聚首正在此地展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当7月6日巴西、中国、印度等11国领导人签下联合文件时,一个占据全球人口超5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贡献全球经济总量33%的“大金砖”合作体宣告成型。更引人注目的是,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印度的表现堪称定海神针。
就在峰会落幕次日,白宫传出的消息令世界愕然。特朗普总统明确警告:因参与“反美集团”金砖,印度或将面临额外10%的关税惩罚。这一记重拳来得突然而精准——就在威胁发出的前一天,特朗普还向媒体透露“即将敲定”一项美印贸易协定。印度原本指望这份协议能帮其摆脱26%的对等关税重压,转眼间却因金砖身份被推上风口浪尖。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方赤裸裸的威胁,新德里展现了罕见定力。印度工商部选择了集体沉默,高级外交官库马兰在记者会上轻描淡写:“莫迪总理与卢拉总统并未讨论此事。”这种“选择性失聪”背后,是印度对自身战略价值的清醒认知:作为2026年金砖轮值主席国,又是西方眼中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印度自信能在钢丝上保持平衡。
视线转回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里没有华丽辞藻堆砌,而是聚焦六大实质议题:全球卫生治理、贸易金融变革、气候行动、人工智能规则、安全体系重构、机制自身建设。金砖财长们首先亮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打破欧洲长期垄断管理权的传统,重新分配投票权以反映新兴经济体真实分量。新开发银行更以累计390亿美元投资、120个基建与清洁能源项目的实绩,回应“空谈俱乐部”的质疑。
金砖各国虽立场各异,却在联合声明中精准锁定共同靶心。草案虽未点名美国,但直斥“不分青红皂白的关税政策非法且危害全球经济”——这显然针对特朗普政府近期掀起的保护主义狂潮。当法新社爆出成员国在巴以冲突等敏感议题存在分歧时,巴西巧妙运用“技术性议题优先”策略,让峰会避免了空转。
特朗普(资料图)
印度的底气,源于其清晰划定的金砖角色边界。前WTO首席谈判代表库马兰教授点破关键:“印度明确区分本币贸易与‘去美元化’,从未支持单一金砖货币。”当俄罗斯推进本币结算体系、巴西探索共同货币方案时,印度始终强调务实合作,这种战略模糊为其赢得回旋空间。正如印度学者所言,特朗普需分清“激烈言辞与实际政策”,而新德里深谙此道。
印度的平衡术背后,是对时代浪潮的精准把握。金砖不仅控制全球约40%的石油产量,更掌握近75%的稀土资源命脉。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巴西、南非已猛烈回击,而印度以沉默表态——这恰是多极世界中的新兴力量对旧秩序的无声挑战。
里约峰会的真正震撼,在于金砖机制从“应对者”向“塑造者”的蜕变。当七国集团因内部分歧陷入瘫痪,当二十国集团被“美国优先”政策削弱效力,11个金砖成员国携手发布三份专项声明(涉及卫生、气候、人工智能),向世界展示高效协同的可能。这390亿美元的项目投资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对单边主义的响亮回应。
金砖(资料图)
特朗普的焦虑不难理解。金砖的扩容绝非简单数量叠加——印尼的加入串联起亚太新兴市场,埃塞俄比亚代表非洲崛起力量,伊朗、阿联酋则握紧能源命脉。当这些国家在联合声明中齐声谴责“扭曲贸易的关税”时,华盛顿感受到的是规则制定权流失的寒意。
里约热内卢的海风终将散去,但金砖峰会掀起的浪潮正冲击旧秩序的地基。新兴力量不再满足于西方设定的游戏规则,而是在重组世界版图。特朗普的愤怒与印度的淡定,恰是这场百年变局中最生动的注脚:当多极世界的齿轮开始转动,纵使超级大国,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