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演绎生活风景 艺术雕刻壮美历程——何柳生先生美术作品速写
更新时间:2025-07-11 18:08 浏览量:1
渭南日报 记者 冯战武 姚二曼
名人名片
何柳生,男,1938年生,河北唐山丰润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作品:木刻版画有《1938年开滦赵各庄矿工人大罢工》组画、《舒心》及其木刻70余幅;精品丝网版画有《雪中一束小花》、《西安事变》组画、《清华园风物》组画26幅、《西岳华山》组画13幅、《金都山东招远》组画10余幅、《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组画15幅、《渭南风物》组画24幅、《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丝网版画》102幅;中国画有戏曲人物、山水等;中国工笔画(绢本)及水粉画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作品展、版画展、藏书票展。多次在《人民日报》《美术》等国内外报刊与集册上发表,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作品曾赴日本、加拿大、奥地利、土耳其、比利时、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展出。
《抗战老兵》(中国画)
何柳生自幼热爱艺术,中学时期,他在江苏省徐州市七中和一中均为校美术组组长,七中还专门设有何柳生艺术馆。1950年开始版画创作,1958年考入北京矿业学院,担任学院美术社社长和中国美协业余版画组组委,曾分别受教于李桦、力群、彦涵、王琦、黄永玉等版画艺术名家,艺术功底深厚。
其艺术生涯中成绩斐然。木刻组画《1938年开滦赵各庄矿工人大罢工》入选全国首届工农美术作品展,该组画被中国美术馆和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还入选赴日本、委内瑞拉等国家展出的中国美术作品展。此外,版画《牢记阶级苦》《雪中一束小花》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西安事变》组画、《宝塔山下信天游》以及鲁迅杂文插图等,也入选了西北五省版画展。
一次下乡采风中,何柳生听闻三位抗美援朝老兵,凯旋后依然留在农村,过着朴实、平凡的生活,却有着不平凡的过往。何柳生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创作了国画作品《最可爱的人》。画作以真诚的笔触,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引发广泛好评,不知湿润了多少人的眼眶。
《老腔传人》(油画)
他以审美的视角去认识一切,为清华百年创作了《清华园风物》组画26幅精品丝网版画。作品体态端庄、造型严谨,凭借娴熟的线条,通过有形的画面营造出无形的意境,层次分明、出神入化,用心诠释出历史的厚重,完美体现了清华精神。
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何柳生丝网版画展”。展览在渭南首展后,便受浙江嘉兴、江苏江阴等地特邀,陆续开始巡展,反响极为热烈。百余幅版画作品,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每一幅作品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倾注了他满满的真情。
长期生活在渭南的何柳生认为,西安、渭南乃至整个陕西有画不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轶事,都值得进行认真的美术创作,对它们都应该抱有一种敬畏和感恩的心态,他创作了《渭南名胜》《西岳华山》等大量作品。为了生动展现华山的险峻,他十多次攀登高峰,在一次次攀登中发现不同美景。他敬畏大自然的浩瀚,以真挚情感投入创作,让华山风骨在画中定格。
如今,这位耄耋老人依旧怀揣着少年般的诗心,与美同行。在版画世界里,他辛勤耕耘,开辟出一片艺术绿荫。他的一幅幅版画作品,既能与芸芸众生共情共鸣,又能与时代同频共振,真正做到了用诗意演绎生活的风景,用艺术雕刻壮美的历程。
何柳生在清华大学演讲 侯富元 摄
《西岳华山》(中国画)2012年4月渭南书画进京展作品
《秦腔表花》(油画)
《长恨歌》(中国画)
《渭南老县衙》(丝网版画)
《百年风华》(丝网版画) 《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丝网版画》分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单元,其中包括莫斯科红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北京大学红楼旧址等历史印记,组画在渭南市博物馆首展并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