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用画笔勾勒乡村之美!清华美院学子走进绥阳开展艺术创作

更新时间:2025-07-12 00:16  浏览量:1

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在暑假期间踏上了遵义市绥阳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一场以“艺术赋能乡村 实践滋养创作”为主题的实践调研与艺术创作之旅就此展开。他们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在自然山水与人文沃土中捕捉灵感,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乡村的独特魅力,为艺术与乡村发展的融合探索新的路径。

双门峡:自然与历史交织的艺术课堂

双门峡景区,犹如一幅被岁月珍藏的山水画卷,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迎接了清华美院的师生们。这里,奇峰异石拔地而起,形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塑家精心雕琢的杰作。岩石表面的纹理,犹如天然的浮雕,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阳光透过茂密的林间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为整个峡谷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蜿蜒的溪流贯穿峡谷,潭水幽蓝深邃,仿佛是大地的眼眸,凝视着世间的变迁;瀑布飞溅的银白水花,如同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的光彩。这些灵动的水景与周围的奇峰怪石相互映衬,构成了“水在石上淌,人在画中游”的绝美意境。

同学们迅速支起画架,打开颜料盒,迫不及待地将眼前的美景定格在画布上。他们专注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捕捉着光线与色彩的微妙变化。学生朱瑀墨一边作画,一边感叹道:“这里的山水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色彩搭配的天然课堂。岩石的沧桑质感与水流的灵动曲线,为我的速写提供了丰富的肌理表现素材。每一笔落下,都像是在与大自然对话,感受着它的脉搏与呼吸。”

除了自然景观,景区内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刻,也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这些历史的遗迹,承载着过去的故事与文化,让同学们触摸到了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独特韵味。他们纷纷围绕着这些遗迹,用画笔描绘出心中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传承。

观音岩:原始生态中的艺术探索

观音岩景区,以其高达91%的森林覆盖率,成为了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这里的原始生态之美,让师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震撼。

苍翠的植被层层叠叠,如同一幅巨大的绿色幕布,环绕着清澈见底的溪流,激起的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了绚丽的彩虹,如梦如幻。

在写生过程中,学生陈盛泽被光影在山林间的瞬息万变所吸引。他发现,当阳光穿透枝叶洒在水面上时,明暗对比与冷暖色调的碰撞产生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这种动态的美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促使他尝试新的绘画技法,以更好地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生机。“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艺术的真谛,大自然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每一次按下快门,每一笔落在画布上,都是对自然之美的一次致敬。”陈盛泽感慨地说。

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记录着观音岩的峡谷风光。有的专注于流水的磅礴气势,用豪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有的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溪石上的苔藓纹理,展现出微观世界的精致与奇妙。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感受的表达,每一幅都蕴含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

青杠塘:溯溪实践中的艺术成长

在青杠塘的溯溪实践,对于清华美院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体力与艺术感知的双重挑战。在清澈的溪水中穿越急流,不仅考验着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他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自然,发现了许多平时难以注意到的细节。

“当我站在溪水中仰视峭壁上的绿植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平时看似平凡的植物,在这样的视角下展现出了独特的形态与美感。这些独特的观察角度为我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构图思路,让我明白艺术创作需要不断突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美。”学生孙昊在分享自己的溯溪体验时说道。

湍急的水流、形态各异的鹅卵石、崖壁上顽强生长的草木,都成为了同学们笔下鲜活的创作元素。他们在溯溪的过程中,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与挑战,一边用相机和画笔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记录了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精神。

此次绥阳之行,对于清华美院的学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成长之旅。他们将课堂延伸至田野山间,在写生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在乡村振兴一线感悟到了艺术的使命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中积累的素材与思考转化为创作动力,让艺术之花在乡村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特约通讯员 张海生

贵州教育报记者 李秀锦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王宁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