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人才建功自贸港丨何光云:以刀为笔,镌刻非遗花瑰艺术

更新时间:2025-07-12 01:15  浏览量:1

在海南的文化版图中,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在这片艺术的沃土里,何光云(别名何平)师傅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精湛绝伦的木雕技艺,成为花瑰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初涉木雕之路,开启艺术新途

何光云出生于翰林镇火星村委会南蛇牢村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小学时期,他便展现出了对雕刻的浓厚兴趣和独特天赋。课余时间,他常常利用废旧粉笔,尝试雕刻心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手法稚嫩,但那股子专注与执着,令人为之动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何光云对木雕技艺的渴望愈发强烈。为了系统学习这门艺术,他毅然踏上了求学之路,前往定安、澄迈等地,拜当地的木雕老师傅为师。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从最基础的选材开始学起,深入了解各种木材的特性。

海南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黄花梨、酸枝木等优质木材各具特色。何光云花费大量时间观察、触摸这些木材,感受它们的质地、纹理差异,以便在创作时能够根据木材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宜的造型。在构思环节,他从不依赖图纸,所有的形象和动作都在他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呈现。

磨砺精湛技法,雕琢文化精华

1988年,龙河镇南引村村民委托他雕刻一件木雕作品。他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精心选材,用心雕琢。在创作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技艺,最终完成的作品凭借其逼真的形象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次成功,不仅让他在木雕领域崭露头角,也正式开启了他的木雕艺术职业生涯。

此后,何光云不断挑战自我,尝试创作更加复杂和精美的作品。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他在雕刻人物面部表情时,常常花费数小时,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为了让人物的眼神更具神韵,他甚至会细致到调整眼皮的厚度与弧度,力求通过眼神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光云的声名远扬。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还漂洋过海,被带到新加坡、美国等地。这些走出国门的木雕作品,承载着海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成为连接海外华人与家乡的文化纽带。

2019年,他荣获“美丽海南”雕塑类一等奖;2023年,他荣膺“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花瑰艺术)县级传承人”称号;2024年,他又荣获第二届“定安县优秀人才奖-优秀民间艺人”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木雕艺术的无限热爱。

倾心培育学徒,传承技艺风华

何光云深知,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众人的力量。于是,他广收徒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他们。他尤其关注当地困难家庭成员,希望通过传授木雕技艺,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改变生活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何光云不仅注重传授技艺,更注重培养徒弟对传统的尊重和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他经常带领徒弟们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他还会给徒弟们讲述花瑰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传承使命。

在何光云的悉心教导下,常年有二十多名学徒在他的工作室里学习木雕技艺。目前已有两批徒弟学成单干,在当地木雕市场站稳了脚跟。他们凭借何光云传授的技艺,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瞻望未来远景,擘画传承锦霞

如今,何光云在木雕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美好的憧憬。他计划打造一间专业工作室,配备先进的电脑和机床等设备。通过数字化手段,他希望将传统木雕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时代感的作品。

何光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木雕艺术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尤其是独具特色的花瑰艺术,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他将继续以刀为笔,在木材上镌刻出属于花瑰艺术的辉煌篇章,为传承和弘扬海南本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