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 | 水墨归真——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5-07-12 02:12 浏览量:1
【序言】
文/王振德
在纷繁复杂的艺术长河中,水墨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诉说着东方美学的深邃与悠远。“水墨归真”,寓意着以水墨技法为载体,拨开艺术创作中的浮华迷雾,回归质朴纯粹的本真之道,探寻艺术最原始、最真挚的表达。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万千气象。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简单纹饰,到历代名家笔下的文字、山水、花鸟、人物,水墨艺术历经千年沉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却能用黑白二色,展现出天地的苍茫、自然的生机;传达出创作者内心的波澜与宁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的形式与风格日益多样,许多创作者陷入对技巧、潮流的盲目追逐,却逐渐遗忘了艺术的初心。“水墨归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倡导艺术家们放下刻意的雕琢与繁复的修饰,以纯粹的心境,回归水墨艺术最本质的表达。用一支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用真心来描述,让每一根线条、每一团墨色,都成为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的艺术创新,是扎根于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基础上才能有创新有突破!而“归真” 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以澄明之心与古人对话,以赤子之态为时代立言。当画家以“归真”之心进行水墨创作,便是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一方净土。在这里,没有外界的纷扰与评判,只有创作者与水墨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水墨归真,不仅是艺术技法的回归,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它让作者在笔墨流转间,触摸到艺术的真谛,感悟到生命的纯粹与美好。愿观者能于此邂逅水墨的本真之美,感受中国书画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天津文史馆馆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杜平题】
艺术家简介
杜平 (字:琦峰、璋草、瑞石)又名:杜平瑞。1960年生,籍贯北京,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理论与创作研究生班班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家工程班班长,中国画创作院院委,中国画创作中心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工笔画学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出版 2006年入编《当代书画名家精品辞典》。2017年7月,当选中国文联《神州》杂志封面人物。2023年作品入编中国澳门邮政“国家名片”邮票,邮品。2024年作品入选中国邮政《龙腾盛世——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百强贺岁生肖》邮票,明信片。2024年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绘画全集》。作品曾刊登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治报等多家报刊及美术书刊。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的国内外展览活动。曾多次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绘画专题讲座。
获奖经历 2006、07、08年获北京市第五、六、七届新人新作作品展优秀奖。2007年获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第二届山水画双年展入选奖。2008年国画《当下正闲时清心在此山》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09年获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第三届山水画双年展入选奖。2010年国画《极目林开梧并看叶寻居》入选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11年国画《太行烟翠》入选201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2年国画《涧水芳源》获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优秀奖。2012年国画《绿满宾山》获“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3年国画《霄林嫣翠》获“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4年国画《峰高泉清》获中国画学会“明德·和融”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国画《茂林芳源》获中国画学会“明德·和融”201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国画《家山晨话》获“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国画《荷塘记忆》获“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获中国美协举办的《中国梦·黄山魂》全国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入选奖。2016年作品《腾冲印象》入选中国精神、百家金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由江苏美术馆收藏。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