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谁也没想到,低调了26年的陈佩斯,会在71岁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更新时间:2025-07-12 23:53  浏览量:1

他是小品舞台上的“吃面条”大师,也是话剧界的常青树。

曾让无数人笑出鹅叫的陈佩斯,如今已是71岁高龄。

这个年纪的他带着一部叫《戏台》的电影,携手黄渤,姜武等一票实力巨星,高调杀回大银幕。

只能说姜不愧是老的辣。

电影《戏台》背后有故事,是陈佩斯打磨了好多年的宝贝,

一部话剧从2015年第一次在舞台上亮相,到现在全国巡演都跑了300多场了。

而且口碑很硬,被戏剧圈捧成了“当代中国喜剧话剧的巅峰之作”,线下更厉害,可真是一票难求。

现在他把这个火爆的话剧搬上了大银幕,他说这活儿,是他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

因为话剧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舞台空间里讲故事,情绪和场面都比较浓缩。

但电影就不一样了,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铺开,他要把原本“戏台”上的故事给拆解开,放进整个戏园子里。

这不是简单地换个景儿,他说环境一变人物说出来的那些话,味道就全不对了,

原来的逻辑可能就得推翻重建,每换一个空间都像是在搞一次“颠覆”。

这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费劲的,但他就喜欢这种突破,硬是把剧本又往深里“拧”了一扣。

更让人觉得佩服的,在这部电影里他的角色可多了,他不光是导演,还是编剧和领衔主演,要自己跳进去演角色。

一个71岁的老爷子身兼数职,这工作强度真的不小,但这似乎就是他平日里的常态。

这部电影的阵容也是重量级的,主演名单拉出来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黄渤,姜武,尹正,还有特邀主演杨皓宇,主演余少群,陈大愚。

尤其是他本人和黄渤这次的合作,简直就是两代喜剧高手的巅峰对话,这种配置让电影还没正式上映,就引起了一波关注。

现在定档7月17日的消息一宣布,大家就觉得,今年暑期档的喜剧片票房竞争肯定少不了它。

所以说他这次带着《戏台》回归不是玩票,是来真的,而且来得明明白白,带着十足的底气。

让那些习惯了速成和套路的流程,都忍不住要对着这古稀之年再立的新“戏台”,多看两眼。

相信他也会凭着这部电影,让整个圈子为之沉默,更会让世界对他再一次刮目相看。

这样说绝不是夸张,回看他过往的喜剧没有一个是随便逗人一乐就算了的,

虽然他说自己就是“为老百姓带来欢乐”,但这朴实背后,是极致的较真和钻研。

他的喜剧底下总感觉藏着点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喜剧外衣下的悲剧内核”。

电影《戏台》里金啸天听到洪大帅侮辱艺人的话,当时就“提前觉醒”了,这个剧情点他觉得超越了原来的话剧剧本。

这不仅仅是改了个情节,是把人物的尊严和戏剧张力给提炼得更深了,他说做喜剧就是个“理性”的过程,得经过严格的设计和精准的表现才能完成。

而说到“精准表现”,他身上最突出的一个标签就是“只玩真的”,他自己演的那个班主侯喜亭,焦头烂额的时候有场戏是往柱子上撞的。

他演的时候就真撞,听到观众为舞台上的荒腔走板喝彩,侯喜亭气得扇自己耳光,他也是真扇。

这种“真”的要求,不光是对自己,他也带给了整个团队,他选角也不看那些花哨的“外化条件”,就看是不是真“符合人物”。

人气依然居高不下

除了追寻“真”,他身上有着很强的“独立风骨”,当年他离开八一电影制片厂,后来还跟央视闹了版权纠纷。

虽然有些媒体写他“落魄”到去开山种石榴,听着特悲情,但其实他后来说那是公益活动。

2000年开始他扎进话剧圈,从《托儿》到《老宅》《惊梦》,完全是民营运作,不吃一分钱补贴,就靠市场卖票挣钱。

更难得的是他特别乐于分享,他开了喜剧学员班,把这么多年自己摸索出来的“秘籍”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年轻人。

而最让这个“传承”变得具象化的,就是他自己的儿子陈大愚,陈大愚从他办的训练营毕业后,也走上了喜剧这条路。

这次在电影《戏台》里演“恶奴”徐明礼,跟父亲有不少对手戏,早前在话剧《惊梦》里,父子俩也在台上飙戏。

这么多年来,他的人气一直都没有降低,7月10日路演去济南,

有跟着他小品笑大的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太太,也有举着灯牌的90后年轻人。

他一出现整个场子掌声能持续好久,大家不光是看电影主创,也是表达一种致敬。

在成都路演,还有中年女观众激动地问他,为什么这么久才回来拍电影?

他回答得也实在,说是话剧观众一直喊,希望能搬上银幕,还有就是有人愿意投资了。

这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这份回归是观众想要,也是市场需要,甚至观众现场就喊话,希望他把话剧《惊梦》也拍成电影。

黄渤就在旁边说,《戏台》票房得好,未来才有更多机会,这不正说明大家对陈佩斯的作品有着实打实的期待和认可吗?

再想想2020年,央视官博高调宣布他回归,不是演小品,是当《金牌喜剧班》的首席金牌导师。

这事儿当时也引发了热议,与其说是“以和为贵”地回娘家,不如说是行业里需要他,需要他的经验和功力去带新人。

他自己也说现在心境闲淡了,没那么心急火燎地想证明什么,看着年轻人乐就行,他的重点在培养年轻人,把喜剧的传统手艺传下去。

所以他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一时的热度,也不是人设包装出来的光环,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对喜剧艺术的死磕,对观众的真诚。

他以71岁的高龄,带着一部凝结了话剧口碑和电影技术,集结了两代喜剧高手的作品,再次站到了大众面前。

这种回归方式,不是跟谁抢热度,不是跟谁比流量,而是用作品,用实力说话。

在他那份沉甸甸的,真实的艺术追求面前,那些平日里震天响的喧嚣,是不是显得有点轻飘飘的了?

或许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不是说没人说话了,而是大家都被这份真诚和实力给“镇”住了,不得不停下来。

停下来重新看看这个曾经开创了小品时代的“初代顶流”,这个“喜剧界的野生动物”,

这个坚持“只玩真的”老头儿,有着怎样不落幕的喜剧人生。

从电影本身的精雕细琢,到“只玩真的”的创作态度,再到他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传承,都让人不得不服。

现在的大环境,大家都追求速度追求流量,但他却用时间和实力告诉大家,慢工出细活,用心出精品。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