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生活”赋能“百千万工程”!华农教授佗城开讲~
更新时间:2025-07-13 12:04 浏览量:1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与佗城镇人民政府在龙川县佗城镇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举办“艺术与生活”专题讲座。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省“百千万工程”科技特派员黄兰,与当地村民共话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架起了乡土与艺术的桥梁。
讲座中,黄兰以“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为核心,通过展示扎根乡村的鲜活文创案例,破除艺术“遥不可及”的固有印象。她表示,乡村文化复兴绝非简单“文化下乡”,关键在于梳理本土文化基因,萃取传统精髓并注入现代活力,为乡村文化开辟面向未来的生长点。秉持“先做事,做好事”的理念,黄兰团队依托佗城特有的南越王文化、姓氏文化等资源,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以“文化+艺术+生活”的实践路径,让承载文化记忆的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
有着“百粤首邑”之称的佗城拥有南越王文化、科举文化、姓氏文化、市井生活文化等丰富资源,却面临与现代生活脱节的发展瓶颈。黄兰团队深入调研后提出破局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景区局限,让佗城文化真正融入社会土壤、商业形态与日常生活。其团队正积极尝试将南越王及秦汉元素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让科举文化走出景区,“状元”等元素将点缀百岁街巷;推动“百家姓”从祠堂走向企业品牌、生活用品及教育场景。同时,珍视活化尚存的手工作坊与市井文化,在发展中守护“活态记忆”。
讲座现场,黄兰展示了为佗城设计的文化创新成果,并向村民赠送了融合本土元素的手机壳、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家乡文化底蕴有了更深认识,也勾起了更深思念。”村民纷纷表示,讲座关于“如何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的见解令人深受启发。
此次讲座是广东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高校资源下沉乡村的生动实践。以黄兰为代表的华农团队,正以专业与情怀,引领历史符号走出展柜,融入街巷日常,不仅为佗城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破题思路,更以“活态记忆”的探索,为“百千万工程”下的县域振兴开辟了一条艺术唤醒文化、文化赋能发展的可持续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