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严凤英故居是黄梅戏艺术遗产,我们追根溯源总得拿出证据

更新时间:2025-07-13 21:43  浏览量:1

合肥有一栋“红楼”,那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家们居住地方,在这栋楼里诞生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剧本,在这里走出来了黄梅戏电影导演、编剧、著名的演员,黄梅戏经典剧目主创人员都生活在这里。这栋楼是一代宗师严凤英故居,承载着一代人记忆、怀念。这栋楼是黄梅戏走向辉煌的见证,也是安徽黄梅戏在安徽发展的见证。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黄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安徽。保护黄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把严凤英等老一代艺术家故居保护起来,而不是拆了,否则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丢了“中国黄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地这块文旅名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拱手让人了,上对不起老一辈艺术家,下对不起热爱黄梅戏艺术的戏迷、票友。

我们在网上为黄梅戏追根溯源,但追根溯源需要拿出证据,否则就是狡辩,也只能是甘拜下风了。所以安徽省、安庆市及安徽皖南地区对黄梅戏发源地证据要加强保护,古戏台,艺术家故居、手抄剧本,黄梅戏音乐研究上找出黄梅戏发源地于安庆市,发源于皖南证据。严凤英故居及其他老艺术家的遗物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黄梅戏发展财富,我们应该继承、传承、弘扬艺术,而不是刨黄梅戏在安徽的“根”。严凤英、王少舫、潘泽海、潘璟琍、丁俊美、丁普伢等老一辈艺术家黄梅戏戏迷永远是记在心上,永远是回忆。老一辈艺术家艺术上是登峰造极的,表演也是教科书般造诣,永远值得黄梅戏演员学习和追求的。黄梅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加以保护了,如果拆,肯定是违规,并且违法犯罪。所以严凤英故居没有人敢拆的,只能是加以保护。

王少舫老先生也在安庆生活工作大半辈子,安庆市是王少舫先生故乡,他的遗物全部捐赠给安庆市博物馆收藏了,也了却了王少舫子女们一桩心事,同时,老先生的黄梅戏艺术心得也妥善保管保护了。严凤英、王冠亚夫妻俩把一生献给他们热爱的黄梅戏事业,为安徽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保护黄梅戏,首先是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追根溯源,必须要把黄梅戏在安徽发展繁荣历史保住。老一辈艺术家留下来的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保护,也受万世敬仰。保护严凤英故居,就是保护黄梅戏在安徽的“根”,我们去合肥文化旅游也有一个可去的地方。守正才能创新,丢了黄梅戏历史发展规律,也就丢了黄梅戏的“魂”。我们说黄梅戏发源地在安庆、在安徽大别山,可我们又没有拿得出来的的证据。黄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怎么保护?还是要把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先保护起来,国家为什么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就是不能把历史给弄没了。我们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安徽人喜欢黄梅戏,全国人民都听懂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文旅产业一张靓丽名片。

安庆市喜爱黄梅戏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得知严凤英故居要拆非常担心。严凤英在合肥的故居应该成为黄梅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记忆馆。能不拆尽量不拆,拆了要修旧如旧找个地方重建。黄梅戏从业人员,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政协委员应该呼吁一下,并且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上论证一下,拆严凤英故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没有冲突?!一个城市应该有历史,一个门艺术也应该有历史,我们不能干毁灭历史遗迹的事。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