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银龄燃情润童心 光山县老科协助力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绽放异彩

更新时间:2025-07-13 20:58  浏览量:1

在光山县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启动之际,光山县老科协积极组织一批具有艺术专长或擅于宣传写作的老科技工作者投身活动。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方式为儿童艺术嘉年华注入温暖力量。其中,县老科协会员陈立、梅曙贤、王虎昌、冷春新、梁维国等同志通过多元形式和丰富内容深度参与,为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顺利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县老科协会员陈立是县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在此次艺术嘉年华活动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活动进行总体设计,还负责艺术指导工作。为了呈现出完美的活动效果,陈立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能在活动现场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活动筹备期间,他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从舞台布局到节目编排,从演员走位到灯光音效,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与团队成员反复沟通交流,不断优化方案,力求将艺术的魅力最大程度地展现给孩子们。他就像一位幕后的指挥官,默默地推动着活动的顺利进行,虽鲜少出现在聚光灯下,但他的付出和贡献却为整个嘉年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感受到舞蹈与艺术带来的无尽欢乐和启发。

县老科协会员梅曙贤,退休后依旧热忱不减,始终怀揣着宣传光山的初心,真正做到了"退休不褪色"。作为《光山微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他奋力投身到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宣传工作中:每日穿梭于各个活动现场,用镜头捕捉灵动瞬间,用文字记录精彩点滴;即便忙碌至深夜,也坚持将当天内容梳理成稿、剪辑成视频,第一时间在《光山微视》推送,让全县人民同步见证这场艺术盛宴的鲜活与热烈。与此同时,他还精心筛选平台内容,打磨成外宣稿件,其中7篇被省市主流媒体采用,多篇推文及短视频获市、县多家官方账号与自媒体关注转发。正是这份执着付出,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活动全貌,真切感受到孩子们对艺术的纯粹热爱与执着追求,更让这场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影响力持续扩散、深入人心。

县老科协副秘书长冷春新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光山县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益处。他通过订阅号和视频号《春天野墅》发布一系列的图文和视频内容,深入剖析活动对孩子审美培养、创造力激发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乡村儿童艺术教育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冷春新还积极组织和协助其他会员开展活动,及时解决直播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

王虎昌的助力方式更加令人感动。自嘉年华活动开始,他坚持每晚运送600斤西瓜,往返60公里,将仙居乡长兴镇村自己虎昌农场的西瓜送到活动现场,为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送来夏日福利。他的助手周慧透露:"这几天我每晚切了不下于300斤的西瓜,手都要磨出茧子来。"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毫无怨言,一想到能为孩子们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和甜蜜,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并且表示,助力光山第三届儿童嘉年华免费吃西瓜活动还会继续。王虎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孩子们的关爱,让孩子们在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县老科协会员梁维国作为光山县资深摄影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助力光山县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他先后参与了杜岗分会场文艺演出的全程纪实拍摄,用镜头生动记录了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同时,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县文化馆"光山乡村记忆"主题摄影展,通过精选百余幅反映乡村风貌、传统文化和儿童生活的摄影作品,为艺术嘉年华增添了独具特色的视觉盛宴,展现了老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

老科技工作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老助幼长"的精神内涵。他们的付出不仅为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乡村儿童的成长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乡村儿童艺术教育,为乡村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