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泥玩古今情,心生灵犀现今朝,亲眼见证宋元石模具小猪魅力
更新时间:2025-07-14 00:29 浏览量:1
奇人、奇物、奇事!
所谓事无巧不成书。
奇迹,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平淡的生活中微妙地发生。
即使瞪大了双眼,我们也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但这就是真的。
2025年的夏天。我亲眼见证了一件奇迹的发生。
一进入六月,我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朝着一件事情的方向发展。
一天,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做泥塑的年轻朋友一定要见我。
我们见面了,
小伙姓杨,属牛的,也不小了,40岁了。但是很年轻,很精练。
原来他的祖辈上是烧砖、烧泥瓦罐的,于是他也学会了泥塑的手艺。
由于家乡贫困,他跑到了沿海去打工。心灵手巧,什么活都做过。也结动了一些艺术家。
知道他会泥塑。会捏泥狗、泥动物、泥人,
他们建议他,不妨把自己的家传的手艺继承下来,这可是珍贵的非遗传统呵,是可以变现挣钱的。
心有灵犀的他就跑回了老家,真的把这个手艺给传起来了。因为只有他们家门口的泥土做泥塑是最棒的。跟仰韶文化是有渊源的。
这是他用泥做的小鸽子小动物。看多么灵动。
看了他的作品,我相信他真是个可造之才。而且很有闯劲。
他是一个挺有心计的人。他对我说,他想把泥塑和仰韶文化的历史连起来。这样他的作品既有古老的根元素,还有现代元素,就能打入市场。就能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我虽然是外行。但我领会了他的意图。
由于我对当地收藏界是非常熟悉的。.
我对他说:“你应该见见一位93岁的老收藏家,他对仰韶文化的陶罐是很有研究的,而且有很多藏品。对你应该能有所指点。”
其实冒出这个想法,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我心里,毕竟收藏和泥塑艺术是两回事儿。
谁知,我一说,他竟然心动了。
第二天,一觉醒来,他就请我陪他去拜见这位老收藏家。
你猜怎么着?可能是时间到了。他们俩一见如故。冥冥之中,相差53岁的人,仿佛早就熟悉了一般。
这位老收藏家。一个特别有情趣的人。他收藏的藏品类别中还真有专门的泥塑小工艺品种类。
小杨的咨询和询问。一下子点燃了老收藏家心里的烈火,顿时燃烧了起来。
他搬出了压沉箱底的泥塑小玩意儿,活灵活现,摆了满了一桌。
他对小杨说,你要不来这些都被遗忘了。
显然一下被吸引了,眼睛都挪不开了,心情若狂,爱不释手的一个个欣赏起来。
因为那一件件小工艺品。都是可以吹出声音来。而且都可以闻到泥土的芳香。
老收藏家神秘的说,我还真有一个特别的宝贝。
老收藏家拿出了一个石头形状的模具。介绍说,这是应该是宋、元时期的泥塑模具。具体是什么造型,因为没有尝试出作品,还看不出来是什么形状。在石头上刻出器物的造型,还很少见。从石头光滑程度上看。一是石质很好,经过匠人精心打磨,过去也是出了不少泥塑作品的。
石质模具
现场倒出模型作品并欣喜合影
原来是一只小猪啊
一只泥塑的生动活泼的小猪,可以发出声音
这真是一个奇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不是有心的人,把它当宝贝收藏,恐怕早就被打碎丢弃了。
如果不是我。如果不是今天,两个素不相识的有缘的人相聚,这个泥塑小猪怎么会重新来到这个世界呢!
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一个小老虎呢。后来发现它的耳朵和小尾巴的样子,是一只可爱的小猪的造型。
喜欢绘画,喜欢泥塑艺术的人都来研究研究这个小猪吧。
看来有一批小猪要在地坑院里出世了。要知道这批小猪都是会叫出声音的。
这才是真正的非遗传承啊。
照片拍摄于三门峡陕州区地坑院—泥玩杨泥狗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