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安徽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非遗“弹腔”艺术探源总结会在程长庚故里召开

更新时间:2025-07-14 18:08  浏览量:1

7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纪念徽班进京235周年,弹腔薪火行”暑期三下乡京剧母体非遗“弹腔”艺术探源总结会在潜山市程长庚故里京剧社召开。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探寻弹腔艺术的历史脉络与传承路径等诸多问题,指导同学们三下乡社会实践。此次活动是纪念徽班进京23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安庆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文史学者郑炎贵,安徽省程长庚研究会副会长芮立祥,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秘书长朱显亮,安徽天柱山宣传中心主任、金牌导游许一川,安徽程长庚研究会理事蒋齐应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安徽省振兴京剧艺术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满发主持。

首先,安师大暑期三下乡学生代表致欢迎词,他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回顾了这些天同学们走访潜山弹腔传承地、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述等研学交流经历,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以腔会友、深化对弹腔艺术的研究。

随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弹腔艺术展开深入探讨。郑炎贵从弹腔的定义与命名、发掘历程、产生时间及价值认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为研究弹腔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

芮立祥从京剧源头,徽班与徽州班的区别等方面对弹腔艺术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对弹腔的历史溯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朱显亮则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审美角度出发,分析了弹腔与京剧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弹腔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许一川结合京剧形成历程,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从多方面阐释了程长庚在京剧发展中的历史贡献。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稀有剧种传承与发展问题,蒋齐应结合五庙弹腔的传承实践,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当前弹腔传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同学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郑炎贵希望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跨领域比较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弹腔艺术的探索。

最后,张满发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总结会汇聚了多方智慧,不仅厘清了弹腔艺术的历史脉络,更为其传承发展明确了方向。希望同学们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起点,推动非遗“弹腔”保护与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让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活力。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