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画邂逅瓷器:陈跃平艺术作品里的千年雅韵与当代传奇
更新时间:2025-07-14 20:20 浏览量:1
陈跃平,艺名鹤童仙居,福建省新闻奖漫画工委副主任、任福州晚报美术编辑,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三十多年,现为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霞光画院画师、福建省船政画院画师、福建省奇石书画院院长、福州市人大画院画师、福州市劳动者画院画师。具有自己风格的画风受到众多美术爱好者青睐。
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国画与瓷器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当国画艺术以独特的方式融入瓷器,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就此展开。国礼艺术名家陈跃平先生,凭借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创作理念,将国画作品烧制成瓷器,赋予了传统艺术全新的生命力。以下,让我们一同走进陈跃平先生的瓷器艺术世界,逐一赏析这六件精美绝伦的作品。
赏瓶:古韵今风,山水瓷韵
赏瓶以其优雅的身姿率先映入眼帘,高度为 32CM,肚径 22.5CM,口径 11CM 。瓶身一面绘就山水,运用了国画中经典的皴法,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川的纹理,线条或刚劲有力,或柔和婉转,展现出山脉的雄浑与巍峨。构图上,采用了深远法,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仿佛能让人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色彩上,以淡雅的墨色为主,却在山峦的起伏处点缀些许浅褐,似是阳光洒下的痕迹,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真实感。另一面则是工整的文字,记录着艺术的传承与荣耀。瓷器的洁白与画作的墨色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立体的水墨画,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
从技法角度看,陈跃平先生巧妙地将国画的笔墨韵味融入瓷器烧制之中,使得画面在瓷质的衬托下更加生动。这种瓷器与艺术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国画的表现形式,也为瓷器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运用场景上,赏瓶置于客厅书房,能瞬间提升空间的艺术格调,成为文人雅士案头的风雅之物。其收藏价值亦不容小觑,作为国礼艺术名家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愈发珍贵。
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所写:“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赏瓶上的山水,恰似这诗句中描绘的空灵之景,让我们在欣赏瓷器之美的同时,也能感悟到人生的豁达与超脱,提醒我们在纷繁的生活中,要学会放下,去拥抱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福筒:简雅之中,藏韵纳福
福筒造型简洁大气,摒弃繁杂装饰,凭独特艺术魅力引人瞩目。其瓶身陈跃平先生的山水画,运用S形与平远构图法,于开合间尽显山河秀美。山石树木郁郁葱葱,留白处是东流江水,天空有飞鸟点缀,构图精妙。
积墨法层层施墨,让树林茂密且富层次感,线条疏密勾勒树木形态,挺拔或弯曲皆呈自然之姿。以黑白为主色调,如传统哲学阴阳之道,相互依存转化,韵味独特。
光滑白瓷与墨画相得益彰,尽显质朴高雅。摆于玄关,寓意迎福,为家居添祥和。作为陈跃平精心之作,它见证国画与瓷器融合探索,具较高艺术收藏价值,是艺术史亮色。
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恰似福筒上树林,经风雨仍坚韧。生活中遇困难挫折,正该如这般树林,坚守自我、不屈不挠 。
茶杯:杯中小景,诗意人生
茶杯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在陈跃平先生的手中却被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杯身上的国画作品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瀑布图,运用泼墨技法,大胆地挥洒墨色,展现出瀑布的雄浑气势。
构图上,瀑布占据画面的主要部分,自上而下倾泻而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线条奔放而流畅,仿佛能让人听到瀑布水流的轰鸣声。色彩上,以黄色与墨色相结合,黄色似是阳光映照下的瀑布,墨色则凸显出水流的厚重感。
白瓷的茶杯质地温润,与画作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闲暇时光,用这样的茶杯沏上一壶好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杯上的画作,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惬意。从收藏角度看,茶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因其独特的艺术设计,成为了艺术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笔下的瀑布,与茶杯上的画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这让我们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要学会用心去发现,去感受,让平凡的生活也能充满诗意。
纪念盘:盘上乾坤,岁月留痕
纪念盘直径 26CM,圆形的盘面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空间。盘上绘就的是三位老者对坐交谈的场景,构图上采用了圆形构图法,将人物巧妙地安排在盘面上,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技法上,人物的描绘细腻入微,线条流畅而富有表现力,勾勒出人物的神态与服饰的纹理。色彩运用丰富而不失雅致,以淡彩为主,突出人物的形象。瓷器的洁白与画作的色彩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将纪念盘摆放在客厅的博古架上,它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段历史与文化的承载。作为陈跃平先生的作品,纪念盘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纪念盘上的场景,让我们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交往,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多与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交往,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鱼尾瓶:瓶绘万象,灵动之美
鱼尾瓶造型独特,曲线优美,宛如灵动的鱼尾。瓶身的国画作品是一幅人物群像图,运用白描技法,以简洁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态与神情。
构图上,人物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线条粗细变化丰富,有的地方刚劲有力,有的地方柔和细腻,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在洁白的瓷瓶上显得格外醒目,凸显出瓷器与国画结合的独特魅力。
鱼尾瓶适合摆放在书房的案头,作为一件艺术摆件,它能为书房增添一份灵动的气息。从收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造型与精美的画作,使其成为瓷器收藏中的佳品,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陈跃平先生在鱼尾瓶上的创作,就如同这诗句所描绘的那般,以笔为剑,绘出震撼人心的画面。这让我们感悟到,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跨越时空,触动人们的心灵。
陈跃平先生将国画烧制成瓷器,这一创新之举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融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技法、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来看,每一件作品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瓷器的美感在画作的映衬下更加凸显,而画作也因瓷器的载体而得以长久保存。
在运用场景上,这些瓷器作品适用于家居装饰、艺术收藏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艺术的色彩。其收藏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作为国礼艺术名家的作品,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
通过这六件作品,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瓷上丹青的世界,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美,去思考人生。陈跃平先生的瓷器艺术作品,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艺术之路,引领我们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陈跃平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