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三下乡”:以艺术美育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7-14 23:59 浏览量:1
7月5日至7月12日,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以艺术美育为纽带,通过墙绘创作、文博服务、红色教育等多元形式,为民族地区群众提供美育服务,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助力民族团结的生动篇章。
在康巴什自然博物馆,实践队开设“博物馆里的美育课堂”。队员们手把手指导当地小学生绘制民族主题文创作品,将蒙古族纹样、草原生态等元素融入趣味教学。“哥哥姐姐教我画了石榴籽图案,老师说这代表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当地小学生娜仁举着作品兴奋地说。
“在展示当地蒙古族、汉族等各族群众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草原牧歌、非遗纹样、生态保护等元素融入设计,以斑斓色彩构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视觉叙事。”在康巴什自然博物馆,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队员们耗时三日完成大型主题墙绘作品,不仅展现了鄂尔多斯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更以艺术语言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队员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协助整理文物档案、分类登记藏品信息。除文物整理外,队员还化身博物馆“文化使者”,承担起讲解员、接待员等角色。
“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团结的活教材。”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学生严可彤感慨:“这些文物证明各民族交往贯穿千年历史,我们要用艺术让文物‘说话’。”
为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在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还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教育基地,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一线中砺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这次思政课堂让我对革命先辈的信念与奉献充满了敬仰,同时我也深刻领悟到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才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坚实根基。”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学生张柏森说。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舞动民族韵,绘就团结情’为主题,是艺术教育学院将艺术美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带队教师吴金蔓总结道:“本次实践将美育作为民族团结的催化剂,既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深化家国情怀,也为民族地区注入鲜活艺术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实践。”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黄勤科表示,希望学生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画笔描绘民族风情,用艺术语言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与动力,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的艺术作品,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