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从越剧舞台看嘉兴十年变迁:徐派传承人与她多艺术坚守!

更新时间:2025-08-05 12:21  浏览量:1

在2024年国庆假期里,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新闻综合频道《小新说事》栏目推出的系列特别报道——《我们的十年》,带着观众走进了时光的隧道,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记者回访了十年前被报道过的新闻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嘉兴这座城市在十年间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个体命运与城市发展紧密交织的动人篇章 。而在这一系列故事里,越剧徐派传人张卫红的经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越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如袁派、范派、尹派、傅派、徐派、戚派、王派等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共同构成了越剧的艺术大观园。其中,徐派的创始人徐玉兰,更是一位越剧界的传奇人物。她是越剧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其塑造的“宝哥哥”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越剧史上的经典。徐玉兰1921年出生于浙江新登,自幼便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踏上了越剧学习之路,从最初的花旦,到后来改唱老生,再到最终以小生闻名,徐玉兰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 。她的唱腔高昂激越,善于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创立的“徐派”在越剧界独树一帜。

嘉兴的张卫红,有幸成为徐玉兰的徒弟。十年前,我们曾采访过她,那时的她,在越剧舞台上崭露头角,满怀着对越剧艺术的热爱与憧憬,努力传承着徐派艺术。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可那份对越剧的热爱却丝毫未减。如今,我们不禁好奇,张卫红是否还活跃在越剧舞台上?当年徐玉兰大师又是怎样收她做徒弟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探寻这些背后的故事。

徐玉兰收张卫红为徒的过程,充满了机缘与巧合。张卫红从小就展现出了对越剧的天赋和热爱,她痴迷于徐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努力学习徐派的唱腔和表演风格。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表演被徐玉兰大师看到,徐玉兰被她的才华和努力所打动。在徐玉兰看来,张卫红身上有着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正是传承徐派艺术所需要的品质。于是,徐玉兰决定收张卫红为徒,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这对于张卫红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她艺术生涯中最宝贵的机遇 。

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张卫红的越剧技艺突飞猛进。她不断钻研徐派艺术的精髓,从唱腔的韵味到表演的细节,都力求做到完美。她活跃在各种越剧舞台上,用自己的精彩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徐派越剧。无论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风流倜傥,还是其他剧目中的角色,张卫红都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一致认可。

然而,传承越剧艺术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现代社会,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越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观众群体的老龄化、演出市场的萎缩等问题,都给越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张卫红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始终坚守在越剧舞台上,努力寻找着传承和发展越剧的新途径。她积极参与各种越剧推广活动,走进校园、社区,为年轻人普及越剧知识,培养他们对越剧的兴趣。她还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到越剧表演中,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让越剧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十年间,张卫红见证了越剧界的变迁,也经历了自己人生的起伏。但她对越剧的初心从未改变,就像她的师傅徐玉兰一样,将越剧视为自己的生命。如今,她依然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越剧艺术的热爱和坚守。她的故事,是越剧传承的一个缩影,也是嘉兴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生动注脚。通过她,我们看到了越剧艺术在时代浪潮中的顽强生命力,也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者们的不懈努力。相信在像张卫红这样的传承人的努力下,越剧这朵艺术之花将会在未来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除了张卫红的故事,在越剧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比如,越剧大师徐玉兰的人生经历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两个儿子定居美国,而她晚年却饱尝亲情空巢的辛酸。但即便如此,她对越剧的热爱也从未减少,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越剧事业 。还有那些曾经被称为“小邓丽君”的越剧演员,她们中有的曾是徐玉兰的得意弟子,在越剧舞台上也有着精彩的表现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非遗文化,像北京科技大学2025年“棹歌寻遗”实践团,他们就开启了非遗传承新征程,其中越剧作为重要的非遗项目,也在他们的关注和传承范围内。

在当今社会,越剧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我们要珍惜像张卫红这样的传承者所做出的努力,关注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探索越剧的创新发展之路,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越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 。

大家对越剧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为越剧的传承和发展出谋划策 !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