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非遗艺术讲好新四军革命故事

更新时间:2025-08-05 16:17  浏览量:1

英雄丰碑 屹立江淮

走进新四军第三支队

新四军第三支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重要武装力量,1938年春由闽北、闽东等红军游击队改编组建,隶属新四军军部。支队司令员初为张云逸(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副司令员谭震林(后实际主持全面工作),政治部主任胡荣。其核心活动区域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尤以芜湖市、繁昌县(今繁昌区)、南陵县为战略中枢,成为拱卫皖南抗日前线的“尖刀”。1941年1月,第三支队主力在“皖南事变”中浴血突围,伤亡惨重,余部整编后继续抗战。

回顾其历史上关键战役,有红杨树——马家园战斗和繁昌五次保卫战。第三支队以芜湖南陵、繁昌为核心根据地,构建抗战“前沿堡垒”,保障新四军军部安全,并推动抗日政权建设。将士在缺弹少粮的困境下,以“不怕苦、不怕死,专打硬仗”闻名。谭震林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思想成为游击战典范。在芜湖及周边推行减租减息,组织农抗会、青抗会,民众称其为“咱们的队伍”。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非遗艺术讲好新四军革命故事

“每张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红色故事、一段革命岁月。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舍命守护,希望你们都能记住他们的模样。”近日,芜湖市湾沚区人武部组织官兵走进该区红杨镇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内,当地非遗传承人朱庆宏一边专注篆刻红色人物,一边向大家讲述这方土地上的英雄故事。

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陷芜湖城,芜湖成为日军在安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据点之一。1938年10月7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受命接防国民党军一四四师的红杨树——青弋江——峨桥一线的阵地防务,在西河镇一带驻防60余天,作战20余次,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成功保障了芜湖至江北的交通线。

为了推动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引导青年人铭记这段历史,去年国庆期间,在芜湖市军地联合推动下,由朱庆宏创作并以新四军将领照片为原型的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在湾沚区红杨镇西河古镇正式开馆。

据介绍,朱庆宏不仅是芜湖非遗项目“紫阳朱氏砖雕”传承人,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查阅了大量有关新四军的文献资料,以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铁的新四军》为蓝本,以新四军将领的照片为原型,历时两年多,运用砖雕技法创作了新四军人物肖像印196方、新四军各时期代表符号111方、新四军第三支队在湾沚的战斗场景20方,总计327方。

“以前我主要刻吉祥文字和花鸟肖形,后来才转向篆刻红色人物。”朱庆宏说,转折出现在2019年国庆节。

“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庆阅兵式直播中看见‘老兵方阵’,当载着建立卓越功勋的英模代表们的车徐徐驶过天安门时,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们挺直身躯向祖国敬礼,那一瞬间,我的心为之一颤”。朱庆宏回忆道,当他试图看清每位老兵的面容时,电视镜头几经切过,未能如愿。“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定篆刻‘英雄方阵’”。

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他完成36位共和国军事家和1614位元帅将军肖像篆刻。2021年建党百年,他将这些肖像印印制在百米长卷上,排列出第一“英雄方阵”的恢弘气势,被各类“国字号”展馆相中,走上党史军史展陈大舞台。

获悉朱庆宏的事迹后,今年下半年征兵季,芜湖市湾沚区人武部邀请他加入征兵宣传队伍。

这段日子,朱庆宏经常带着“英雄方阵”肖像印和砖雕作品走上街头巷尾,方寸青石之间,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发出无声宣言。除了成品展示,现场创作更是“拿手好戏”,在征兵宣传咨询点,他支起工作台,俯身篆刻,一块质朴的青石逐渐浮现出威武挺拔的军人身影、凌空翱翔的战机英姿、纵横海疆的坚船利炮......围观的人群,尤其是适龄青年,被这“点石成画”的技艺吸引,更被青石里的家国情怀深深震撼。

记者了解到,芜湖青年素有参军报国的优良传统,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芜湖都为军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用承载地方记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非遗项目开展征兵宣传,让传统文化与征兵宣传碰撞出新的‘火花’”。据区人武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征兵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成了征兵宣传的舞台。目前,红杨镇已有十多名大学毕业生应征参军。“我们将继续挖掘各种非遗资源,拓展更多的征兵宣传新阵地。通过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联合探索出一条用非遗艺术讲好新四军革命故事的创新路径,让征兵宣传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3月,原北部战区海军某部一级军士长、芜湖籍退役军人邵家胜(左三)与专武干部、现役军人家属一同在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参观红色砖雕

2022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湾沚区组织民兵祭扫英烈

青春宣言

学生时代,我们常赴萧县蔡洼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参观,彭雪枫将军手植槐树已蔚然成荫,大五柳练兵场的斑驳弹痕还残留着新四军战士枪膛的余温。九年前,我带着宿州儿女的朴实坚韧踏上强军之路,和战友们在训练、执勤和抢险一线奋战的日子最为难忘,那些疲惫却充实的日日夜夜,让我真正理解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我深知,和平需要守护,我将以更务实的作风、更专业的素养,告慰先辈、勇担使命,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徽省军区某中队战士 陈 锡

曾经,军营的淬炼赋予我钢筋铁骨;如今,我的“军营”扎根在基层一线,在政策宣讲的广场上、在训练场的尘土里、在适龄青年的家门前。青春无悔,军魂永驻,我将在一线岗位上用汗水续写国防事业的新篇章,用脚步夯实基层武装的基石。

□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专武干部 刘 旭

忠诚,铸就革命军人的精神根基,锚定青春奋斗的坚定航向。二十余载军旅征程,哨位风霜淬炼出根本信念——唯有将个人理想汇入强军伟业,青春方能闪耀永恒价值。如今站在武装战线前沿,更须立起忠诚标尺,扛起为战使命,在复兴征程中书写强军兴武新荣光。

□无为市人武部副部长 樊 军

迷彩青春,是我生命中最壮丽的底色;强军征程,是我灵魂里最炽热的信仰。从手握钢枪守卫山河的战士到肩负国防动员使命的武装工作者,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忠诚与担当。军装虽换,军魂永驻。作为新时代国动人,我将武装事业当作青春新的战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无为市基干民兵 秦 杰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