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尚未生成的汉声”展启幕:五位艺术家共探水墨新境

更新时间:2025-08-05 17:43  浏览量:3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近日,“尚未生成的汉声——中国当代水墨”展在人可艺术开幕。此次展览是人可艺术中心第三次以群展的形式呼唤汉声,由人可艺术创始人何勇淼担任策展人,德国汉学家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与艺术家、诗人杨键联袂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当代水墨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本次展览集结了五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逾50件代表性作品,参展的艺术家包括栗宪庭、蒲国昌、阎秉会、刘庆和、阿海。

2025年,正值85美术新潮运动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这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艺术思潮,开启了中国艺术界关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漫长思辨。站在四十年实践的学术坐标上,本次展览以“尚未生成的汉声”为学术主线,通过展现栗宪庭、蒲国昌、阎秉会、刘庆和、阿海五位艺术家近年来的艺术求索,揭示中国艺术家在全球化与本土意识交织的语境中,围绕水墨展开的观念革新、语言实验与精神突围,进而探讨艺术现代性进程中主体性建构的核心命题。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期待那个人

文丨杨键

我这几代人都没有格,没有格如何在时间里保存?如何在时间里存在?为什么我们失去了格?为什么格从第一义沦落为尘埃,沦落为耻辱,沦落为无价值,而利成为第一义?这是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背叛,我们还有其他吗?似乎没有了,因此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古老的过往,他们是如何在变化不定的时间里存在,他们的艺术是如何活到今天而无生死?时间已经过去了千年百年,他们依然可以以心印心,毫无时空的障碍。他们没有纸张没有笔墨只有心,他们有纸有笔有墨但心与纸与笔与墨浑然不分,因此可以以心印心,千年前的不朽人物画下的不朽作品是送给知音的,这是他们的格,我们只有利,转折应该从这里开始,画下的每一笔只有利,没有格,又如何超越生,超越死?时间快要来不及了,我们这几代还能不能出现超越利,超越时间,超越生死的作品?

有时候觉得很悲哀,看着家门口的树,甚至院子里的树都完成了超越,我们这几代连家门口的树都不如,许多人都死了,它们还活着,一天比一天超拔。

栗宪庭《沉默》纸本水墨 180x98cm 2025

心就是画,画就是心,这是过去时代的艺术,心不是画,画不是心 ,这是我们今天的艺术,我们已经南辕北辙,画里无格,无格哪里有人?画里无人,无心,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一直到民国,我们的色彩,语言,还和那个最深的核心,还和那个最深的本来咬合得那么紧,那么天衣无缝,现在已经完全脱开了,只剩下充满积习与强调个性的自我。

蒲国昌《说话系列》纸本水墨 249x495cm 2019-2020年

其实画一直没变,是画下面的那个人变了,其实那个人也没变,只是那个人的心变了,其实那颗心没变,只有积习在加深,最后成为我们的主人。我们的相一直在变,最难回到的就是君子相与文人相,我们的巅峰状态本来是由君子和文人创造,不是趋于利的小人创作的,那个核心之流,山可以传其魂,水可以传其魄。为什么我们失去了魂魄,只剩下最实际的,并且只关注此生,我们因此而失去了魂,几代人不关注魂,此时最落寞最边缘最无助的就是魂,无神无魂,只有貌似人的人,因此,从王维到弘一法师是同一颗心,但是从王维到我们不再是同一颗心,我们已经偏离了那颗心,那颗与天地合一的君子心已经被我们偏离了,心在几代人的艺术里很难出现,画上只是出现了手,就是没有心。

阎秉会《高山雪》纸本水墨 122×238cm 2024年

你的画究竟是物理的还是心灵的,是现实的还是非现实的,是此时的还是永时的,根本在于你是向内还是向外,如果你一直向外破坏会一直持续,直到某一天你向内了那个破坏才会稍稍停息,前所未有的向外也是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我们一直没有安宁没有休息没有凝定,因为我们一直在向外,从未向内,向内,向内这是最迫切的,因为在心的层面,我们毫无进步,已经自己认不出自己,我们搁浅在这里,没多少人幸免,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几代人都看着外面,很少看向里面,主人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是我们看着的外面,向外和向内,纯属两种人生,两种艺术,两种文明。

某大学浓荫蔽日,每一栋楼都有古藤缠绕,古树遮阳,新来的主管喜欢阳光,因此古藤古树都被废除,浓荫蔽日从此成为最美的记忆,这是转换的失败。某某人长年吃素,看到了鱼却总是想去抓,这是转换之难。水墨的技术可能也有了,但内在的精神可能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无真无诚,只是自我遮蔽,自我干扰,生命被利替代,而非格,放弃了格,我们就放弃了进入历史,在那个生命之流里就像交了白卷一样,这是转换的根性之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多么像一颗巨大的摩尼宝珠,那是日积月累地朝内带来的转换,带来的脱胎换骨,也许我们只有朝内才有转换的希望,那可能正是高贵的灵魂之所为。

刘庆和《理想国》纸本水墨42×672cm 2023年

一张画只有手,没有心,一张画只有情绪,没有心,一张画只有即将到来的利,没有心,一张画只有父亲,没有慈悲的母亲。

艺术为传神而来,传物之神,传人之神,有些艺术家早年即可通神然后传神,有些艺术家要辛苦一生直到晚年方可通神然后传神,神并不神秘,只是日积月累,真的见到了,但他从不是一个获得者,只是个服务的,为那个循环往复的,为那个一派天真的,为那个元气淋漓的而服务。人之神不能因物而沉沦不现,普天之下都为你的神你的格惊讶,你能将它显现,普照天下吗?谁是其中的那一个?

阿海《逝之七》纸本水墨 93x179cm 2019年

究竟是谁画下了第一笔和最后一笔?画不足道也,格第一,没有格,转换如何完成?这是真正的转身处,这里不能转身,那就并无希望可言。一个时代走到了真和诚都寥寥无几,这是悲哀和悲剧。艺术由最高之人,最高之格完成,这是汉声之根底。

2025年7月19日

参展艺术家

栗宪庭

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策展人。1949年生于吉林省。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美术》杂志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美术报》编辑。活跃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发轫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蒲国昌

1936年生于成都,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于黄永玉,李桦,王式廓,李斛等艺术大家。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经用毕生的精力,在水墨中形成了独立的自我系统。曾在北京、天津、台北、美国、南京等十余地区举办个展,被编入30余种重要史论文献,出版多种个人画册,作品被国内、海外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阎秉会

1956年生于天津,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为实验水墨的先锋艺术家,阎秉会的艺术生涯始终围绕“水墨的当代性”展开探索,在坚守笔墨精神内核的同时,以开放的创作姿态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边界,其作品与实践为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个案参照,是当代中国艺术界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精神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刘庆和

1961年出生于中国天津,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马德里康浦顿斯大学美术学院交流访学。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澳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广州美院客座教授。

作为当代水墨的重要代表,刘庆和艺术的表现视角主要定格在都市化过程中人的生存境遇的主题范围,包括生存的尴尬、困境与荒诞的现实处境。但这种境遇的表现特征不是延伸到历史或现实的宏大叙事之中,而是潜植于现实生存状态的隐秘之处,延伸到复杂而又被庸常秩序所遮蔽的幽暗地带。在伤感的情怀中映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中的潜在矛盾与冲突,以及创作主体对个人存在的思索与反观自省。其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美术馆、重要机构以及个人收藏。

阿海

1963年生于中国南京。1989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在工作、生活在上海、旧金山。

阿海是中国当代重要的水墨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表征上具有中国工笔画的细腻精致,但在情绪上又透露出写意画所独有的丰富意蕴,在这些以笔墨为中心、纸本为媒介的作品中,他通过对以往规则的破坏达到规则的重建,实现其作品的当代性转换,在三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阿海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南方叙事:唯美、颓废、虚无。他凭借敏锐的触须感知世界并追求诗意的呈现,他的画作表达了一个漂泊者对其精神家园的追忆和礼赞。随着年龄的增长,阿海的近作画面更趋洗练沉着,参与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洗尽铅华,更贴近了生命的本质。

学术主持

阿克曼

Michael Kahn-Ackermann,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策展人。曾任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长、“德中同行”项目总监以及德国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和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现任德国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人。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阿克曼便与中国文化界展开密切交往,尤其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及当代艺术,特别是水墨艺术的发展。他在德国和中国策划了多次当代水墨艺术展览,并翻译了莫言、张洁、王朔、刘震云等作家的作品,向德国成功译介了第一批中国当代文学。

杨键

1967年生,现居安徽马鞍山。

杨键是汉语新诗代表性诗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至今,曾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李叔同国际诗歌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等。著有诗集《暮晚》《古桥头》《惭愧》《哭庙》《杨键诗选》《长江水》等。在绘画领域,杨键自千禧年初开始精研水墨,自成一家,前所未有。其绘画艺术以深邃的意象表达和强烈的精神象征为典型审美标识。通过创作探讨人生的本质,追求内在的超越与道心的回归。作品被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白马寺释源美术馆、虞山当代美术馆、南京先锋书店、北京太和艺术空间等多个民营美术馆和机构收藏。汉声重构人。

策展人

何勇淼

人可艺术中心创始人,艺术总监,艺术家,收藏家。汉声展览发起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